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官鸡肋

一官鸡肋

源见“食鸡肋”。形容对为官兴趣的淡薄。清徐乾学《请告得旨留别诸公》诗:“一官鸡肋中情淡,万卷牛腰远道难。”


猜你喜欢

  • 一鳞一爪

    也作“一鳞半爪”。清代王士禛论诗重神韵,贵含蓄,以为“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见清代赵执信《谈龙录》。后用以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见“一鳞半爪”。朱自清《日常生活的诗》:“批评

  • 纮?

    《国语.鲁语下》载:公父文伯劝其母勿绩,其母教训文伯应勤职不怠,并谓“王后亲织玄紞,公侯之夫人加之以纮、?……古之制也。”纮,冠的带子。?,冠上饰物。后因以“纮?”为贵显人家妇女有勤俭美德的典故。北周

  • 何郎好吟

    《梁书.何逊传》:“逊为扬州法曹,公廨有梅一株,逊常赋诗其下。后居洛,思梅花不得,请再任扬州。至日,花盛开。逊于东阁延诸名士醉赏之。”何逊喜欢在梅树下构思赋诗。后以此为咏梅之典。明.高启《梅花九首》其

  • 采葑采菲

    《诗.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毛传:“下体,根茎也。”郑玄笺:“此二菜(指葑与菲)者,蔓青与葍之类也,皆上下可食,然而其根有美时,有恶(味苦)时,采之者,不可以根恶时并弃其菜。”后以“采

  • 刮目相看

    同“刮目相见”。鲁迅《伪自由书.航空救国三愿》:“只有航空救国较为别致,是应该刮目相看的。”见“刮目相待”。周瘦鹃《拈花集·荔枝》:“古今来文人墨客,对荔枝~,都给与最高评价。”解释刮:擦拭。刮目:擦

  • 美姬工笛

    晋.干宝《晋纪.孝惠帝永康九年》:“石崇有妓人曰绿珠,美如玉,善舞而工笛,孙秀乃使人求焉。崇别馆北邙山下,方登凉观,临清水,妇人侍侧。使者以告崇。崇出妓妾数十人以示之,皆蕴兰麝而被罗縠,曰:‘任所择。

  • 不善操舟怨河曲

    宋.周密《癸辛杂识》(前集):“先君子善书,体兼虞柳。予所书似学柳不成,学欧又不成,不自知其拙,往往归过笔墨,谚所谓‘不善操舟怨河曲’也。”原为谚语,后泛喻自己缺少本事而专门抱怨客观条件不好的人。

  • 石窌妻

    《左传.成公二年》:“齐侯见保者,曰:‘勉之,齐师败矣!’辟女子。女子曰:‘君免乎?’曰:‘免矣!’曰:‘锐司徒免乎?’曰:‘免矣!’曰:‘苟君与吾父免矣,可若何?’乃奔。齐侯以为有礼。既而问之,辟司

  • 龙驭上宾

    源见“乘龙出鼎湖”。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明李东阳《张公墓志铭》:“盖有意大用,未几而龙驭上宾矣。”主谓 驭,驾驭。乘龙升天,为天帝上宾。《史记·封禅书》载:“黄帝采首山铜,铸

  • 象罔索珠

    《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吃垢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传说黄帝出游遗失了玄珠,派了好几个人去找都未找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