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折肱为良医

三折肱为良医

左传.定公十三年》:“二子将伐公。齐 高彊曰:‘三折肱知为良医。唯伐君为不可,民弗与也。我以伐君在此矣。三家未睦,可尽克也。克之,君将谁与?若先伐君,是使睦也。’弗听,遂伐公。”“三折肱为良医”原谓多次折断手臂,就能懂得医治折臂的方法。后多用为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的典故。《孔丛子.嘉言》:“夫三折肱为良医,梁丘子遇虺毒而获疗,诸有与之同疾者,必问所以已之之方焉。”宋陈善扪虱新话.文贵精工》:“大抵文以精故工,以工故传远。三折肱始为良医,百步穿杨始名善射,其可传者,皆不苟者也。”


其他肱,从肩到肘的部分,泛指胳膊。多次折断胳膊,就会成为治骨折的好医生。比喻阅历多,经验丰富,造诣就精深。语出《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孔丛子·嘉言》:“夫~,梁丘子遇虺毒而获疗,诸有与之同疾者,必问所以已之之方焉。”※肱,不读作hóng。△强调实践的重要性用语。→实践出真知。也作“九折臂”、“九折臂而成医”、“三折肱而成良医”、“三折股为良医”、“三折为良医”、“三折之肱”。


【词语三折肱为良医】  成语:三折肱为良医汉语词典:三折肱为良医

猜你喜欢

  • 接䍦斜

    同“接䍦倒着”。北周庾信《卫王赠桑落酒奉答》诗:“高阳今日晚,应有接䍦斜。”

  • 养生送死无憾

    憾:恨,不满。 活着,生活有供养;死了,丧葬有安排。人们就没有不满情绪。 古人把这看作是推行仁政的初步效应。语出《孟子.梁惠王上》:“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唐.李远《送贺著作凭出宰永新序》:

  • 笑中有刀

    表面温柔恭顺而内心阴险毒辣。出自唐人对李义府的评价。李义府(614-666年),瀛州饶阳(今河北饶阳)人。唐太宗时曾任监察御史、太子舍人、崇贤馆直学士等职。高宗即位后任中书舍人。因积极赞助武则天为皇后

  • 子牟意

    《庄子.让王》:“中山公子牟谓瞻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瞻子曰:‘重生。重生则轻利。’……魏牟,万乘之公子也,其隐岩穴也,难为于布衣之士,虽未至于道,可谓有其意矣!”魏中山公子牟

  • 近妇饮醇

    源见“醇酒妇人”。谓因失意而沉溺酒色。清赵怀玉《金缕曲.同年欧阳棣之爨下图》词:“近妇饮醇应自遣。是英雄、末路销磨样。”

  • 惜寸分

    同“禹惜寸阴”。清张之洞《此日足可惜》诗:“神州多事光阴少,还望陶公惜寸分。”

  • 中窾中会

    源见“庖丁解牛”。谓措置得当。清李颙《锡山语要》:”苟一物不格,则一理未明;一理未明,则临事应物,又安能中窾中会,动协机宜?”

  • 赵孟之贵

    《孟子.告子上》:“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赵孟,晋大夫赵盾字孟,其后代赵武、赵鞅、赵无恤等均称赵孟。孟子在这段话中

  • 正墙面而立

    脸正对着墙站着。 表示什么也看不见。 比喻一无所知。语出《论语.阳货》:“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朱熹注:“正墙面而立,言即其至近之地,而一物无所见,一步不可行。”《书.周

  • 恂恂善导

    见“循循善诱”。《后汉书·郭太等传论》:“~,使士慕成名,虽墨、孟之徒,不能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