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九关虎豹

九关虎豹

楚辞.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王逸注:“言天门凡有九重,使神虎豹执其关闭。”王夫之通释:“九关,九天之关。”后以“九关虎豹”比喻凶残的权臣。清陈梦雷《行路难》诗:“不见九关虎豹虓且噬,浮云蔽日孰为怯?”


偏正 比喻权臣凶残害人。语本《楚辞·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清·陈梦雷《行路难》:“不见~虓且噬,浮云蔽日孰为怯?”△贬义。一般用作表示人生道路艰难,有很多奸吏权臣如虎豹凶残害人。也作“九阍虎豹”。


【典源】 《楚辞》宋玉《招魂》:“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一夫九首,拔木九千些。豺狼从目,往来侁侁(shen) 些。悬人以娱(xi),投之深渊些。至命于帝,然后得瞑些。归来,往恐危身些。”

【今译】 宋玉 《招魂》 中说,魂灵啊,快些归来! 不要上天去。天门九重,有虎豹神把守,啮咬欲上天的人。还有一身九头的神人,力大无穷拔木九千。天上有豺狼往来,捉住人先嬉戏,然后再投入深渊。去报告天帝,再回去休息。因此太危险了,快些归来吧。

【释义】 后以此典指把守城关; 也用以借指朝中的恶势力。

【典形】 当关虎豹、虎豹当关、虎豹关、虎豹九关、九关、九关豺虎、九关虎豹、守关虎豹、关无虎豹扃。

【示例】

〔当关虎豹〕 清·王摅《重过居庸关》:“方今锁钥壮北门,当关虎豹连云屯。”

〔虎豹当关〕 宋·陈经国《沁园春·丁酉岁感事》:“叹封侯心在,鳣鲸失水; 平戎策就,虎豹当关。”

〔虎豹关〕 元·萨都拉《越台怀古》:“越王故国四围山,云气犹屯虎豹关。”

〔虎豹九关〕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汤朝美司谏见和》:“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

〔九关〕 唐·李白 《书情赠蔡舍人雄》:“猛犬吠九关,杀人愤精魂。”

〔九关豺虎〕 清·龚鼎慈《如农将返真州》:“九关豺虎今何在? 一别河山事不同。”

〔九关虎豹〕 宋·黄庭坚《再次韵呈廖明略》:“从军补掾百僚底,九关虎豹何由攀?”


【词语九关虎豹】  成语:九关虎豹汉语词典:九关虎豹

猜你喜欢

  • 山公人地

    源见“山公启事”。形容做官做人光明磊落。清吴伟业《茸城行》:“给事才名矫若龙,山公人地清如鹄。”

  • 燕山颂

    同“燕然颂”。唐席豫《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已勒燕山颂,犹闻遣戍篇。”【词语燕山颂】   汉语大词典:燕山颂

  • 舞鉴孤鸾

    源见“镜鸾”。喻指失偶者的孤独身影。宋方千里《伤情怨》词:“闲愁眉上翠小,尽春衫宽了。舞鉴孤鸾,严妆羞独照。”

  • 蕙兰当户

    源见“当门兰”。指因对上有所阻碍而被清除。清程先贞《观周栎园因树屋书影》诗:“薏苡盈车元有载,蕙兰当户复何言。”

  • 讴歌顺人

    《孟子.万章上》:“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顺人,顺应

  • 照乘珠

    源见“魏车委照”。泛指宝珠。唐独孤良器《赋得沉珠于泉》:“皎洁沉泉水,荧煌照乘珠。”亦喻指杰出人才。唐高適《涟上别王秀才》诗:“何意照乘珠,忽然欲暗投?”【词语照乘珠】   汉语大词典:照乘珠

  • 棘端猴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载:战国 宋有人请为燕王在棘刺的尖端刻猴,企图骗取优厚的奉禄;燕王发觉其虚妄,乃杀之。后因以“棘端猴”喻徒费心力或欺诈诞妄之典。宋苏轼《次韵王都尉偶得耳疾》:“病客巧闻床下蚁,痴

  • 侏儒一节

    汉桓谭《新论.道赋》引谚语:“侏儒见一节,而长短可知。”后以喻指能通过事物的局部而见全貌。南朝 梁钟嵘《诗品》卷上:“《团扇》短章,词旨清捷,怨深文绮,得匹妇之致。侏儒一节,各以知其工矣!”偏正 比喻

  • 银黄

    《汉书.杨朴传》:“怀银黄,垂三组,夸乡里。”颜师古注:“银,银印也;黄,金印也。”又《文选.刘孝标〈广绝交书〉》:“海内髦杰,早绾银黄。”李周翰注:“银黄,谓银印黄绶。”后以“银黄”泛指高官显爵。元

  • 隔靴爬痒

    同“隔靴搔痒”。清 钱大昭《迩言》卷六:“《朱子语类》云:圣人只是识得性。百家纷纷,只是不识性字。扬子鹘鹘突突,荀子又所谓隔靴爬痒。”见“隔靴搔痒”。清·钱大昭《迩言》卷6:“《朱子语类》云:……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