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冯唐已老

冯唐已老

同“冯唐易老”。唐王维《重酬范郎中》诗:“扬子《解嘲》徒自遣,冯唐已老复何论!”


见“冯唐易老”。唐·杜甫《寄岑嘉州》:“谢朓每篇堪讽诵,~听吹嘘。”


【典源】《史记·冯唐列传》:“ (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 家安在?’唐具以实对。……文帝说 (悦),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

【今译】 汉文帝时,冯唐年纪已很大,仍作郎官,文帝乘车路过,觉得奇怪,问他,冯唐谈了自己对执法的一些看法,如对云中守魏尚的处罚过重。文帝以为然,派冯唐持节赦免魏尚。至汉武帝时,冯唐年九十余,又被举荐为贤良,但已不能为官了。

【释义】 后以此典感慨岁月蹉跎,人已老去,不被任用。

【典形】 白首不见招、悲冯、持节云中、冯颠、冯公老、冯唐头白、冯唐已老、老冯唐、尚少弃冯唐、晚似冯公。

【示例】

〔白首不见招〕 晋·左思 《咏史》:“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悲冯〕 清·唐孙华《闲居写怀》:“庞眉既潜颜,皓首仍悲冯。”

〔持节云中〕 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冯颠〕 宋·苏轼《次韵张昌言给事》:“冯颠久已敧残雪,戎眼何曾眩落晖。”

〔冯公老〕 唐·陈子昂《酬李参军崇嗣》:“未及冯公老,何惊孺子贫。”

〔冯唐头白〕 明·刘基《登南海驿楼》:“冯唐头白偏多感,倚遍天南百尺楼。”

〔冯唐已老〕 唐·王维《为杨郎中祭李员外文》:“恨冯唐之已老,喜相如之同时。”

〔老冯唐〕 宋·陆游《午晴试笔》:“此去得非穷李广,向来元是老冯唐。”

〔尚少弃冯唐〕 唐·白居易《渭村退居》:“重文疏卜式,尚少弃冯唐。”

〔晚似冯公〕 金·元好问《感兴》:“勤如韩子初无补,晚似冯公岂见招。”


【词语冯唐已老】  成语:冯唐已老汉语词典:冯唐已老

猜你喜欢

  • 釜中游鱼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纲传》:张婴(起义军领袖)听了张纲(时为广陵太守)的劝说,“泣下,曰:荒裔愚人,不能自通朝廷,不堪侵枉,遂复相聚偷生,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今闻明府之言,乃婴等更生之晨(辰

  • 图穷匕首见

    同“图穷匕见”。孙中山《敬告同乡书》:“自弟有革命演说之后,彼之诈伪已无地可藏,图穷而匕首见矣。”【词语图穷匕首见】  成语:图穷匕首见汉语大词典:图穷匕首见

  • 叹丝木

    唐.崔令钦《教坊记》:“至戏日,上(玄宗)亲加策励曰:‘好好作,莫辱没三郎。’”郑嵎《津阳门》诗自注:“内中皆以上为三郎。”《全唐诗》卷一明皇帝《傀儡吟》:“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

  • 封赠

    因为子孙荣贵而得到官爵,对生者叫“封”,死者叫“赠”。这是晋宋以后的制度。宋代洪迈《容斋三笔》卷十:“绍兴二十八年郊祀赦恩,资政殿学士楼炤父已赠少师,乞加赠。司封以资政殿学士,系只封赠一代,父既至少师

  • 形如槁木,心如死灰

    《庄子.齐物论》:“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答焉(即荅焉,茫然自失貌)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晋.郭象注:“死灰槁木,取其寂寞无情耳。”庄

  • 孔融尊

    源见“北海尊”。指饮宴。唐罗隐《虚白堂前牡丹相传云太傅手植在钱塘》诗:“香暖几飘袁虎扇,格高长对孔融尊。”

  • 不以人废言,不以言废人

    原作“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意指不能因为一个人说得好便推举他,也不能因为一个人品行不好而不采纳其好的主张。后则偏重后者并将之概括为“不因人废言”。这是孔子分析他人言行的经验总结。他说,有见识的人,

  • 商山老紫芝

    同“商山芝”。唐李白《张相公出镇荆州除太子詹事余时流夜郎行至江夏与张公去千里余答此诗》:“荣乐一如此,商山老紫芝。”

  • 空函

    《晋书.殷浩传》:“后温(东晋大将军桓温)将以浩为尚书令,遗(音wèi写给之义)书告之,浩欣然许焉。将答书,虑有谬误,开闭者数十,竟达空函,大忤温意,由是遂绝。”东晋时,大将军桓温写信给罢官在家的殷浩

  • 钧天之乐

    见“广乐钧天”。清·李渔《闲情偶寄·科浑第五》:“虽有~,霓裳羽衣之舞,皆付之不见不闻。”【词语钧天之乐】  成语:钧天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