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刮肠洗胃

刮肠洗胃

比喻痛改前非。荀伯玉(?-483年),字弄璋,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初为萧道成冠军刑狱参军,日见亲信。及萧道成即位,拜辅国将军。萧颐为太子时,多行不法,荀伯玉常密启萧道成,及萧颐即位,受人诬告,被杀。萧道成有个故吏竺景秀,曾经犯过失而被罚为部曲。萧道成便问荀伯玉:“你见过他吗?”荀伯玉回答道:“我多次去看他,并备加责问,他说:‘如果允许我悔过自新,我一定要吞刀刮肠,喝下石灰水洗胃。’”萧道成听了他的回答很满意,便将之释放,后来成为一个很有道德修养的人。

【出典】:

南史·荀伯玉传》卷47,1168页:“高帝有故吏东莞竺景秀尝以过系作部,高帝谓伯玉:‘卿比看景秀不?’答曰:‘数往侯之,备加责诮,云若许某自新,必吞刀刮肠,饮灰洗胃。’帝善其答,即释之,卒为忠信士。”


并列 将肠胃都刮洗干净。比喻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南史·荀伯玉传》:“记载,竺景秀……对荀伯玉说:‘若许某自新,必吞刀刮肠,饮灰洗胃。’”△褒义。用于描写人勇于改过。→脱胎换骨伐毛洗髓 刮腹湔肠 ↔死不悔改 依然故我


【词语刮肠洗胃】  成语:刮肠洗胃汉语词典:刮肠洗胃

猜你喜欢

  • 同流合污

    原作“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原意指言行与流俗常人相同,后用来称随着坏人一起做坏事。孟子在批评那些好好先生时说,这种人降低自己身分,说话、办事都和流俗常人没有什么两样,在黑暗的社会里仿佛过得很舒心,平常

  • 人柳蹁跹

    源见“汉柳三眠”。人柳,即柽柳。形容杨柳起伏舞动的情状。清钱谦益《呈云间诸好》诗:“仙桃方照灼,人柳正蹁跹。”

  • 百感交集

    见“百端交集”条。见“百端交集”。张贤亮《小说中国》:“在纪念活动中群众~,此类议论形形色色。”→浮想联翩 ↔无动于衷【词语百感交集】  成语:百感交集汉语大词典:百感交集

  • 蝶化金钱

    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中:“穆宗皇帝殿前种千叶牡丹花,始开香气袭人,一朵千叶,大而且红。上每睹芳盛,叹曰:‘人间未有!’自是,宫中每夜有黄白蛱蝶万数,飞集于花间,辉光照耀,达晓方去。宫人竞以罗巾扑之,

  • 渭城朝雨

    同“渭城诗”。金元好问《送端甫西行》诗:“渭城朝雨三年别,平地青云万里程。”

  • 饮瓢

    源见“箪瓢陋巷”。谓安贫乐道。唐戴叔伦《赠康老人洽》诗:“多识故侯悲宿草,曾看流水没桑田。百人会中一身在,被褐饮瓢终不改。”【词语饮瓢】   汉语大词典:饮瓢

  • 祝融氏

    源见“祝融”。借指火或火烧。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其家虑恐兵遁图谶干犯禁条,悉付祝融氏,及收拾烬余,存者又无几矣。”【词语祝融氏】   汉语大词典:祝融氏

  • 补天漏

    同“补天”。唐杜甫《九日寄岑参》诗:“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

  • 共为唇齿

    源见“虢灭虞亡”。谓相互依存。《三国志.邓芝传》:“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兼并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述宾 比喻相互依存,共有利害关系。《三国志·蜀书·邓芝传

  • 支许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支道林、许掾诸人共在会稽王斋头,支为法师,许为都讲。支通一义,四坐莫不厌心;许送一难,众人莫不抃舞。但共嗟咏二家之美,不辩其理之所在。”后遂以指僧人和文士的交谊。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