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吴隐之传》:“初,隐之为奉朝请,谢石请为卫将军主簿。隐之将嫁女,石知其贫素,遣女必当率薄,乃令移厨帐助其经营。使者至,方见婢牵犬卖之,此外萧然无办。”晋吴隐之为官清廉,家无馀资,生活十分贫困。
源见“伯乐一顾”。比喻受名人知遇赏识的荣耀。唐温庭筠《上盐部铁侍郎启》:“倘一顾之荣,将回于咳唾;则陆沉之质,庶望于骞翔。”
不形之于言,而天下皆能相信,则在于德行的深厚。语出《易.系辞上》:“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明.李贽《焚书.杂述.王龙谿先生告文》:“嗟乎!嘿而成之,存乎其人。不言而信,存乎德行。”也单引〔不
礼:礼貌。 遇事讲究礼貌,是不会被人责怪的。语出《文明小史》二回:“我今日的一番举动,岂不成了蛇足么?好在礼多人不怪,现在里头尚且十分迁就他们,何况我呢?”《官场现形记》三一回:“他们做京官的是不好
《诗经.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贝锦。”萋斐:花纹错杂的样子。朱嘉集传:“言因萋斐之形,而文致之以成贝锦,以比谗人者因人之小过而饰成大罪也。”后因以“萋斐贝锦”比喻谗言。唐.房玄龄等《晋书.桓玄
同“沧海桑田”。宋向子諲《水调歌头.大观庚寅闰八月秋》词:“四十载,两人在,总白头。谁知沧海成陆,萍迹落南州。”
犹至亲骨肉之恩。《易.噬嗑.九二》:“噬肤灭鼻。”《汉书.董贤传》:“上册免大司马丁明,曰:‘有司致法将军请狱治,朕惟噬肤之恩未忍。’”噬( ㄕˋ shì 逝):咬:噬肤:犹切肤,形容关系密切。上
源见“鱼传尺素”。代称书信。唐元稹《贻蜀.张校书元夫》诗:“劝君便是酬君爱,莫比寻常赠鲤鱼。”亦借指传递书信者。唐孟浩然《送王大校书》诗:“尺书能不吝,时望鲤鱼传。”【词语鲤鱼】 汉语大词典:鲤鱼
旧题汉.刘向《列仙传》卷下《陶安公》:“陶安公者,六安铸冶师也。数行火。火一旦散上行,紫色冲天,公伏冶下求哀。须臾,赤雀止冶上,曰:‘安公安公,冶与天通。七月七日,迎汝以赤龙。’期时赤龙到,大雨,而安
同“卜市邻”。唐杜甫《寄赞上人》诗:“一昨陪锡杖,卜邻南山幽。”后亦用以向他人表示愿为邻居。宋王安石《送陈谔》诗:“乡闾孝友莫如子,我愿卜邻非一日。”源见“孟母择邻”。谓贤母教子善择邻。唐杜甫《孟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