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去梯之言

去梯之言

用以比喻发自肺腑之言,或机密重要的计策、谋划。刘表有两个儿子,因听信后妻之言,喜爱少子刘琮,厌恶长子刘琦。刘琦为此忐忑不安。适值刘备、诸葛亮寓居新野,刘琦问安身之计于诸葛亮,屡遭拒绝。于是便带他一起游赏后园,登上高楼,派人把楼梯抽去,对诸葛亮说:“今天我们在此楼上,上不挨着天,下不挨着地,话从你的口中说出来,进到我的耳朵里,这样总可以说了吧。”诸葛亮开导他说:“你不明白春秋时晋国太子申生在国内被杀,公子重耳逃亡在外反而很安全吗?”刘琦听了终于悟出其意,于是暗中策划如何外出领兵,后出任江夏太守。

【出典】: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卷35第914页:“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不悦于琦。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未?’亮答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

【例句】:

宋书·蔡兴宗传》:“仆荷眷深重,故吐去梯之言,宜详其祸福。” 唐·韩偓《感事三十四韵》:“去梯言必尽,仄席意弥坚。”


偏正 上楼后拿掉楼梯说话。形容极为机密的话。语本《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刘表长子琦,亦深器亮。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不悦于琦。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琦乃将言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未。’”


【词语去梯之言】  成语:去梯之言汉语词典:去梯之言

猜你喜欢

  • 维絷

    《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郑玄笺:“愿此去者乘其白驹而来,使食我场中之苗,我则绊之系之,以永今朝。爱之欲留之。”后因以“维絷”指系缚,羁绊。晋潘尼《迎大驾》诗:“

  • 寒具手

    源见“桓玄寒具油”。谓会弄脏珍贵字画的手。形容观赏书画,小心珍爱。宋陆游《西窗》诗:“看画客无寒具手,论书僧有折钗评。”【词语寒具手】   汉语大词典:寒具手

  • 支离

    《庄子.人间世》:“支离疏者,颐隐于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挫针治繲,足以糊口;鼓笑播精,足以食十人。上征武士,则支离攘臂而游于其间;上有大役;则支离以有常疾不受功,上与病者粟,则

  • 芝焚蕙叹

    晋.陆机《叹逝赋》:“信松茂而柏悦,嗟芝焚而蕙叹。”芝与蕙俱是香草,为同类植物。芝草被焚,蕙草怜而伤叹,后因以比喻物伤其类。北周.庾信《思旧铭序》:“瓶罄罍耻,芝焚蕙叹。”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

  • 兰芷之室

    汉.戴德《大戴礼记.曾子疾病》:“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兰、芷:两种香草。与品德高尚的人交往,就象进入了充满清香的房子,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以“兰芷之室”比喻良好的

  • 居移气,养移体

    环境改变气度,供养改变体质。 表示人随着环境地位的变化而变化。语出《孟子.尽心上》:“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欤?’”《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 两京春荠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高力士谪巫州,山谷多荠,而人不食,因为诗以寄意。诗曰:‘两京作斤卖,五溪无人采,夷夏虽有殊,气味终不改。’”高力士被贬,以咏荠而言志,自比荠菜,语意双关。同是一物,分处两地,

  • 东颦

    同“东施效颦”。清李渔《蜃中楼.述异》:“都是些东颦硬效西家态,村妆勉学昭阳派。”

  • 游戏人间

    明何良俊《世说新语补.排调下》:“苏长公(即苏轼)在惠州,天下传其已死。后七年北归……见南昌太守叶祖洽。叶问曰:‘世传端明(苏轼曾为端明殿学士,故称。宋代的观文殿、资政殿、端明殿、龙图阁、天章阁等学士

  • 蜂房不容鹄卵

    蜂的巢房难容天鹅蛋。比喻小形不足以包大体。《淮南子.汜论训》:“牛蹄之涔不能生鳣鲔,蜂房不容鹄卵,小形不足以包大体。”牛蹄之涔:牛蹄迹的水洼。涔:雨水。鳣( ㄓㄢ zhān 毡):一说鲟鳇鱼。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