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宋史.苏轼传》:“苏轼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自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曾自称自己的文章如行云流水,即便是不拘规格信手所写的嬉笑怒骂之辞,都具有文彩。后用为比喻写文章不拘规格,信手拈来,都具文彩。

宋.黄庭坚《豫章集》十四《东坡先生真赞》:“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主谓 形容不拘一格,任意发挥,尽情抒发,都能做成好的文章。宋·黄庭坚《东坡先生真赞》:“东坡之酒,赤壁之笛,~。”清·薛雪《一瓢诗话》:“苏眉山天才俊逸,潇洒风流,~。”△常用于写作。也作“喜笑怒骂,皆成文章”。


【词语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成语: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汉语词典: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猜你喜欢

  • 北门锁钥

    北门:北方边防城门。锁钥:上锁的锁头和开锁的钥匙。 以北边城门上的锁和钥匙这一说法,来比喻边防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李清,字心水,号映碧,兴化(今江苏兴化市)人。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元年(1621年)举人。

  • 先下米先吃饭

    明清时俗语,比喻干事要动作敏捷。语出《金瓶梅》七八回:“自古兵贵神速,先下米的先吃饭。诚恐迟了,行到府里,吃别人家干的去了。”同书八六回:“婆子道:‘常言先下米先食饭,我的十两银子在外,休要少了!’”

  • 夜郎自大

    《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夜郎为汉时西南区一小国。后因以“夜郎自大”谓妄自尊大。清李慈铭《读郁永河〈采硫日记〉》:

  • 郝氏书囊

    源见“晒腹”。比喻诗书满腹。唐卢照邻《七日绵州泛舟诗》序:“边生经笥,送炎气以濯缨;郝氏书囊,临秋光而曝背。”

  • 亡秦失鹿

    源见“中原逐鹿”。谓国亡,失去政权。明沈采《千金记.励兵》:“谁想亡秦失鹿,天下兴兵……俺今日统领八千子弟,远渡江东,杀退秦邦,复立楚国,是吾之愿也。”

  • 不卖卢龙

    《三国志.魏书.田畴传》:田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人。曹操北征乌丸,田畴以司空户曹掾随军,建议偷越卢龙口出击并亲为向导,有功,封亭侯,不受,曰:“岂可卖卢龙之塞,以易赏禄哉?”三国魏.田畴跟随曹操北征乌

  • 赵壹钱

    源见“一囊钱”。指些许钱财。宋陆游《夜酌》诗:“腰下苏秦印,囊中赵壹钱。”

  • 赋诗刻烛

    源见“击钵催诗”。指比试限时成诗。元倪瓒《寄德朋》诗:“唯有德朋多远思,赋诗刻烛酒重温。”

  • 芥蒂

    细小的梗塞物。本作“蒂芥”。汉代司马相如《子虚赋》:“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云梦,古之大泽。后用“芥蒂”比喻积塞在心里的嫌隙,使人不快。宋代苏轼《送路都曹》诗:“恨无乖崔老,一洗芥蒂胸。

  • 郑时门

    同“郑庄驿”。郑时,郑当时之省称。清洪亮吉《早发郑州》诗:“适逢秦岁首,来过郑时门。”【词语郑时门】   汉语大词典:郑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