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学富五车

学富五车

源见“五车书”。形容学问渊博。《醒世恒言》卷三二:“兼之学富五车,才倾八斗,同辈之中,推为才子。”


主谓 形容书读得多,学问渊博。语本《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梁实秋《散文·雅舍小品》:“演讲其实也是吃开口饭的行当中的一种,即使是~,事前总要准备。”△褒义。多用于赞颂博学。→才高八斗 满腹经纶 博学多才 ↔不学无术 胸无点墨 不识一丁 不通文墨学疏才浅


【典源】《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今译】惠施为战国时思想家,名家代表人物之一。他博学广闻,其著书多达五车。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知识渊博;也形容著述或藏书宏富。

【典形】 惠车、惠施书、惠施五车、书文五车、书五车、五车、五车富、五车经典、五车书、图书五车、五车载书、五车书史、读五车、倾五车、五车读。

【示例】

〔惠车〕 唐·陆龟蒙《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才当曹斗怯,书比惠车盈。”

〔惠施书〕 清·王恪《送杨文叔北上》:“作客仍依王俭幕,故交好借惠施书。”

〔惠施五车〕 宋·乐雷发 《乌乌歌》:“莫读书! 莫读书! 惠施五车今何如?”

〔书文五车〕 金·元好问《送郝讲师住崇福宫》:“书文五车喙三尺,剧谈混沌今犹神。”

〔书五车〕 宋·苏轼《送乔施州》:“恨无负郭田二顷,空有载行书五车。”

〔五车〕 唐·王维《裴仆射济州遗爱碑》:“六义之制,文在于斯; 五车之事,学半于我。”

〔五车富〕 唐·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犹轻五车富,未重一囊贫。”

〔五车经典〕 元·董君瑞《哨遍·硬谒》:“五车经典,七步文章,到处难兴贩,半纸虚名薄宦。”

〔五车书〕 唐·杜甫《题柏学士茅屋》:“富贵必从勤苦待,男儿须读五车书。”


【词语学富五车】  成语:学富五车汉语词典:学富五车

猜你喜欢

  • 握中丹

    晋.鲍照《鲍参军集》卷五《赠故人马子乔六首》其五:“皎如船上鹄,赫如握中丹。宿心谁不欺,明白古所难。”南朝宋诗人鲍照在《赠故人马子乔六首》之五,用“赫如握中丹”比喻朋友之间肝胆相照。后遂用为咏友谊之典

  • 苏圃

    元.脱脱等《宋史.隐逸传下.苏云卿》:“苏云卿,广汉人。绍兴间,来豫章东湖,结庐独居,待邻曲有恩礼,无良贱老稚皆爱敬之,称曰苏翁。……披荆畚砾为圃,艺植耘芟,灌溉培壅,皆有法度。虽隆暑极寒,土焦草冻,

  • 四知金

    《后汉书.杨震传》载:杨震为东莱太守,“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

  • 字不灭

    源见“三岁字”。喻指情谊深挚。唐顾况《赠别崔十三长官》诗:“相识三十年,致书字不灭。”

  • 中饱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薄疑谓赵简主曰:‘君之国中饱。’简主欣然而喜曰:‘何如焉?’对曰:‘府库空虚于上,百姓贫饿于下,然而奸吏富矣。’”意思是上则国库空虚,下则百姓贫穷,于中富了那些奸吏。后称以不

  • 邀宾郑庄

    源见“郑驿留宾”。指特别好客的主人。清毛奇龄《奉赠严都谏十韵》诗:“让士如刘寔,邀宾类郑庄。”

  • 觉有八征

    谓人觉醒时有八种征候。《列子.周穆王》:“觉有八征,梦有六候。奚谓八征?一曰故,二曰为,三曰得,四曰丧,五曰衰,六曰乐,七曰生,八曰死。”

  • 强仕

    《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强,而仕。”后因以“强仕”为四十岁的代称。《后汉书.胡广传》:“甘 奇显用,年乖强仕;终 贾扬声,亦在弱冠。”《梁书.张纲传》:“且年甫强仕,方申才力,摧苗落颖,弥可伤惋。”

  • 断肠词

    词集名。南宋女词人朱淑真作。一卷。淑真为钱塘(今杭州)女子,自称幽棲居士。因自伤身世,故以“断肠”名其词。今存《断肠词》共二十九首,真伪夹杂。有明毛晋汲古阁刻《诗词杂俎》本、清王鹏运《四印斋所刻词》本

  • 粉白黛黑

    形容着意妆饰。《淮南子·修务训》: “虽粉白黛黑弗能为美者,嫫母仳倠也。” ●《楚辞·大招》: “粉白黛黑,施芳泽只,长袂拂面,善留客只。魂乎归来! 以娱昔只。” 粉: 脂粉。黛: 女子用以画眉的青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