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书纪年》卷下:“穆王三十七年,伐楚,大起九师,东至于九江,叱鼋鼍以为梁。”后因以“鼋梁”借指帝王的行驾。南朝 梁江淹《赤虹赋》:“视鳣岫之吐翕,看鼋梁之交积。”【词语鼋梁】 汉语大词典:鼋梁
同“随波逐流”。明唐顺之《答吕沃州书》:“盖世人病痛,多缘随波逐浪,迷失真源。”《醒世姻缘传》五三回:“这样没主意,随波逐浪的人,不打他更打那个?”并列 ①随着波浪漂流。郭沫若《高渐离》3幕:“遇着海
《楚辞》汉.淮南小山《招隐士》:“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山气巃嵸兮石嵯峨,谿谷崭岩兮水曾波。猿狖群啸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楚辞.招隐士》中用“攀援桂枝”为游山玩水之语。后遂用“
源见“题桥柱”。喻立志求取功名富贵。元贡奎《将过池阳留别》诗之一:“相如题柱过长安,靖节辞官归故里。人生穷达固有时,我辈行藏得其理。”【词语相如题柱】 成语:相如题柱
《老子》:“来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后以“登春台”比喻盛世和乐气象。晋潘岳《秋兴赋》:“仰群俊之逸轨兮,攀云汉以游骋。登春台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炯炯。”【词语登春台】 汉语大词典:登春台
源见“掌上舞”。形容姿态轻盈。唐李山甫《燕》诗:“整羽庄姜恨,回身汉后轻。”
《淮南子.氾论训》:“夫户牖者,风气之所从往来。”后以“户牖”比喻学术上的门户、流派。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诸子》:“夫自六国以前,去圣未远,故能越世高谈,自开户牖。”宋黄庭坚《奉和文潜赠无咎》:“
源见“潘安白发”。借以感叹功业无成,未老先衰。宋毛滂《踏莎行.追往事》词:“尊俎全稀,风情终较,安仁老也谁知道!”
源见“羊昙泪”。指羊昙哭谢安事。因其诵“生存华屋处”之句,故云。谢傅,谢安官太傅。宋王安石《贾魏公挽词》:“华屋几人思谢傅,佳城今日闭滕公。”
源见“采薇”。借指隐居。北周庾信《拟咏怀》之二一:“避谗犹采葛,忘情遂食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