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床头周易

床头周易

世说新语.赏誉》“武帝每见济(王济)辄以湛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济常无以答。既而得叔,后武帝又问如前,济曰:‘臣叔不痴’”刘孝标注引《晋纪》载:晋王湛,字处冲,隐德,人莫之知,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父昶亡,居墓次守丧。侄儿王济往省,见其床头有《周易》,问曰:“叔父用此何为?颇暂看不?”湛笑曰:“体中佳时,脱复看耳。今日当与汝言。”于是向济解读《周易》,“剖析入微,妙言奇趣,济所未闻,叹不能测”。后因以“床头周易”为称颂人精通玄学或怀才隐德的典故。唐李颀《同张员外諲酬答之作》诗:“王湛床头见《周易》,长康传里好丹青。”


【典源】《世说新语·赏誉》“王汝南既除所生服”条注引晋·邓粲《晋纪》曰:“王湛字处仲,太原人。隐德,人莫之知。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唯父昶异焉。昶丧,居墓次,兄子济往省湛,见床头有《周易》,谓湛曰:‘叔父用此何为,颇曾看不?’湛笑曰:‘体中佳时,脱复看耳。今日当与汝言。’因共谈《易》。剖析入微,妙言奇趣,济所未闻,叹不能测。”《晋书·王湛传》亦载,作“体中不佳时,脱复看耳。”

【今译】 晋代王湛字处仲,有才而不外露,众人不知。尽管是兄弟同族也为他痴钝,只有其父看重他。王父死,王湛住在墓旁守孝,其兄之子王济去看望他,见床头放着《周易》,问王湛:“叔父用它做什么,也看看吗?”王湛笑着说:“身体好 (一作‘不好’) 时,有时也看看。今天为你讲讲吧。”于是王湛为王济讲解《周易》,分析精辟细微,言论神妙,王济闻所未闻,自己感叹不已。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怀才不露,以读书排遣; 也用以形容文士生病。

【典形】 病观周易、痴叔、床头无易、床头易在、床头周易、济叔痴、易在床头、体不佳看周易、痴人看周易、王湛看周易、病中看周易、痴叔读易、周易在床头、笑叔痴。

【示例】

〔病观周易〕 宋·陆游《遣怀》:“不道浑无排遣处,病观周易闷梳头。”

〔痴叔〕 宋·李清照《打马赋》:“或声名久昧,便同痴叔之奇。”

〔床头无易〕 清·江声《病起即事》:“洛下有书凭犬附,床头无易任鸡谈。”

〔床头易在〕 宋·陈与义《张迪功携诗见过》:“坐上客多真足乐,床头易在不须看。”

〔床头周易〕 宋·陆游《闲中偶题》:“架上汉书那复看,床头周易亦相忘。”

〔济叔痴〕宋·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之三:“年年并束床头易,一任平章济叔痴。”

〔易在床头〕 元·揭傒斯《朱贤王大学士生朝》:“方悬肘后长忧病,易在床头自洗心。”


猜你喜欢

  • 凌波梦

    宋.乐史《杨太真外传》:“玄宗在东都,梦一女,容貌艳异,梳交心髻,大袖宽衣,拜于床前。上问:‘汝何人?’曰:‘妾是陛下凌波池中龙女,卫宫护驾,妾实有功。今陛下洞晓钧天之音,乞赐一曲以光族类。’上于梦中

  • 仙令栽花

    同“河阳种花”。清陈维崧《秋霁.送江辰六之任益阳》词:“江山未老,又逢仙令栽花到。”

  • 埋羹

    羹(gēng更):带汁的肉。南朝梁傅昭字茂远,灵州(今宁夏省灵武一带)人。在齐官至尚书左丞。入梁,累迁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傅昭在职期间,以清静从政。在朝,从不请托、拜见,不招门生,终日端坐以书籍为

  • 挂榻

    源见“陈蕃榻”。谓准备礼待贤士。南朝 陈徐陵《在北齐与宗室书》:“邦君伫德,宁无挂榻之思;州将钦风,应有题车之命。”【词语挂榻】   汉语大词典:挂榻

  • 小乔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孙)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乔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小乔,又讹作“小桥”。三国时,乔公有二女,容貌出众,小乔是其次女,

  • 浑沌未凿

    同“混沌未凿”。梁启超《教育政策私议.教育次序第一》:“未自知有我纯然浑沌未凿境界。”

  • 九州大错

    同“九州铸错”。张光厚《丈夫一首答亚子》诗:“要问当年南北事,九州大错究谁尸?”

  • 私淑

    把自己所敬仰而不能从学的前辈当作楷模,或以其人为师,从他的著作中学习他的道德修养、知识学问的都叫“私淑”。《孟子.离娄下》:“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赵岐注:“淑,善也。我私善之于贤人耳,盖

  • 同“阮咸”。《宋史.乐志一》:“先以钟磬按律准,次令登歌,钟、磬、埙、箎、琴、阮、笙、箫各二色合奏。”【词语阮】   汉语大词典:阮

  • 弓弩上弦,刀剑出鞘

    见“弓上弦,刀出鞘”。【词语弓弩上弦,刀剑出鞘】  成语:弓弩上弦,刀剑出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