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张翰一杯酒

张翰一杯酒

同“张翰杯”。唐白居易《偶作》诗:“张翰一杯酒,荣期三乐歌。”


【典源】《世说新语·任诞》:“张季鹰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晋书·文苑传·张翰传》亦载。

【今译】 晋代张翰 (字季鹰) 纵情放任,不拘细行,时人将他比做阮籍,称为江东步兵。有人对他说:“你这样可以纵情一时,但不考虑身后的名声吗?”他回答:“让我身后有名声,还不如现在来一杯酒。”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不求荣名旷达适情,以酒为乐。

【典形】 不如杯酒、即时一杯酒、季鹰杯、身后名、生前一杯酒、一杯酒、张翰杯、张翰酒、张翰一杯酒、张翰一杯、千载名。

【示例】

〔不如杯酒〕 宋·辛弃疾《水龙吟·次年南涧》:“富贵浮云,我评轩冕,不如杯酒。”

〔即时一杯酒〕 金·元好问《九月七日梦中作》:“六国印,何如负郭二顷田。千载名,不及即时一杯酒。”

〔季鹰杯〕 唐·高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辛酸陈侯诔,叹息季鹰杯。”

〔身后名〕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

〔生前一杯酒〕 唐·李白 《行路难》之三:“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一杯酒〕 宋·苏轼《陶骥子骏佚老堂》之一:“相逢黄卷中,何似一杯酒。”

〔张翰杯〕 唐·李白《送友人寻越中山水》:“八月枚乘笔,三吴张翰杯。”

〔张翰酒〕 唐·白居易《问皇甫十》:“坐倾张翰酒,行唱接舆歌。”

〔张翰一杯酒〕 唐·白居易 《偶作》:“张翰一杯酒,荣期三乐歌。”


猜你喜欢

  • 管鲍情

    同“管鲍交”。唐李咸用《古意论交》诗:“常恐管 鲍情,参差忽终老。”

  • 丈席

    《礼记.曲礼上》:“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郑玄注:“谓讲问之客也。函,犹容也。讲问宜相对容丈,足以指画也。”后因以“丈席”指讲席。宋岳珂《桯史.吕东莱祭文》:“吕东莱居于婺,以讲学唱诸儒。

  • 止渴望梅

    同“望梅止渴”。清 孙雨林《皖江血.拒敌》:“止渴望梅,究有何益,此诚吾党大不幸了。”见“止渴思梅”。清·孙雨林《皖江血·拒敌》:“~,究有何益,此诚吾党大不幸了!”【词语止渴望梅】  成语:止渴望梅

  • 斧质

    亦作“斧锧”,古代刑具。古代杀人时,置人于铁砧上,以斧斫之,叫“斧质”。质:铁砧。《韩非子.外储说左》:“愿请玺复以治邺,不当,请伏斧锧之罪。”《汉书.项籍传》:“孰与身伏斧质,妻子为戮乎?”唐代颜师

  • 三日烧不热

    源见“美玉经三火”。形容人美好坚贞的品质。唐白居易《答友问》诗:“良玉同其中,三日烧不热。”

  • 重九登高

    晋周处《风土记》:“以重阳相会,登山饮菊花酒,谓之登高会,又云茱萸会。”南朝 梁吴均《续齐谐记.重阳登高》:“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

  • 望之俨然

    俨然:庄严貌。 看上去态度很庄重。 形容人仪态端庄,神情严肃。语出《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三国志.魏志.明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帝容止可观,望之俨然

  • 拾地芥

    源见“取青拾芥”。形容高官显位取之极易。《文选.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二》:“辎軿青紫,如拾地芥。”刘良注:“取易如拾地草也。”《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凭借国威,取王世充如拾地芥耳!”胡三

  • 洛下仙舟

    同“李郭舟”。明张煌言《寄怀徐闇公年丈》诗:“洛下仙舟不可寻,长因秋水忆横襟。”

  • 视如草芥

    《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后因以“视如草芥”比喻极端轻视。宋洪迈《容斋三笔.北狄俘虏之苦》:“引能乐者使奏技,酒阑客散,各复其初,依旧环坐刺绣,任其生死,视如草芥。”见“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