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怒:把对这一件事或这一个人的怒气转移到另一件事或另一个人。贰过:再犯同样的过失。《论语.雍也》:“不迁怒,不贰过。”
又作“牙慧”。《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比喻蹈袭他人的言词。后因称蹈袭别人的言论、见解为“拾人牙慧”。【词语牙后慧】 汉语大词典:牙后慧
同“书好换鹅”。唐陆龟蒙《自遣诗三十首》之十:“便使笔精如逸少,懒能书字换群鹅。”
源见“合浦珠还”。称赞地方官清廉正直,政绩卓著。唐韩愈《送郑尚书赴海南》诗:“风静鶢鶋去,官清蚌蛤还。”
源见“木雁”。喻富有才能。宋陆游《杂赋》诗之三:“但悲鸾独舞,那羡雁能鸣。”
同“汉皋解佩”。清查慎行《沁园春.虎丘买水仙戏填一阕》词:“洛浦凌波,汉皋捐珮,想像冰肌映玉颜。”此写水仙如汉水上解佩仙女。
参见:乐毅见猜
唐.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因为)愁似个(这么)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后因以“白发三千丈”极言愁思之深。元.无名氏〔中吕.喜春来〕:“伤心白发三千丈,过眼金钗十二行。”
《诗经.小雅.小曼》:“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履薄冰,意谓行于薄冰之上,心惴惴然,唯恐其坠。《小旻》有“如履薄冰”语,以身临危险须十分小心,以比喻说明对事的谨慎态度。唐.张九龄《始兴南山下有
《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字季子〕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犂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