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攻心为上

攻心为上

从思想上瓦解敌人的斗志是上策。马谡(事迹见前“言过其实”条)深得诸葛亮器重,蜀后主建兴三年(224年),诸葛亮亲征南中时,马谡献计道:“南中倚仗地势险阻又处边远,久不归服,即使今日击败他们,明日就会起兵反叛。如今丞相如要倾国北伐强敌曹魏,他们闻知我们内部空虚,则其反叛会更快。如果把他们全部杀戮,以绝后患,既不符合仁义之道,又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用兵之道,从思想上使他们归服为上策,用兵打败他们为下策,希望丞相使其心服。”诸葛亮采纳了建议,擒孟获而又赦免,以征服南中民心。所以直到诸葛亮死,南方没有再反叛。

【出典】:

三国志·蜀书》《马谡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卷39第983页:“谡对曰:‘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亮纳其策,赦孟获以服南方。故终亮之世,南方不敢复反。”

【例句】: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0回:“把个张姑娘乐的连连点头,笑道:‘姐姐这叫作兵法攻心为上。’” 孙中山《心理建设·自序》:“兵法有云:‘攻心为上’,是吾党之建国计划,即受此心中之打击者也。”


主谓 从思想上瓦解敌人的斗志为上策。语出《三国志·蜀书·马谡传》:“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裴松之注引《襄阳记》:“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孙中山《心理建设(孙文学说)· 自序》:“兵法有云:‘~’,是吾党之建国计划,即受此心中之打击者也。”△用于描写战略上因果。


【词语攻心为上】  成语:攻心为上汉语词典:攻心为上

猜你喜欢

  • 赐床调羹

    唐李阳冰《〈唐李翰林草堂集〉序》:“天宝中,皇祖下诏,征(征召李白)就金马,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后遂以“赐床调羹”为诗人李白见知于唐玄宗之典。宋黄彻《䂬溪诗话》卷二:“

  • 缩地经

    源见“长房缩地”。指方士化远为近的法术。用以形容盼望会友或得到他物等的心情。唐王建《闻故人自征戍回》诗:“安得缩地经,忽使在我傍?”【词语缩地经】   汉语大词典:缩地经

  • 南风手

    源见“舜弦”。誉称广施德政、治理有方的人物。宋黄庭坚《次韵谢子高读渊明传》:“袖中政有南风手,谁为听之难为传。”

  • 浮云翳日

    比喻奸佞之人当道。汉孔融《临终诗》: “谗邪害么正,浮云翳白日。” 翳(yi): 遮蔽。参见:○浮云蔽日见“浮云蔽日”。后汉·孔融《临终诗》:“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词语浮云翳日】  成语:浮云

  • 暖律潜吹

    同“暖律吹”。宋柳永《黄莺儿》词:“园林晴昼春谁主,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

  • 送人作郡

    《晋阳秋.穆帝》(原晋孙盛撰,以下录自清人汤球辑本):“罗友,字它仁,襄阳人。……始仕荆州,后在温府(晋.桓温府),以家贫乞禄,温虽以才学遇之,而谓其诞肆非治民才,许而不用。后同府人有得郡者(当郡守)

  • 长沙谪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后以

  • 珠流璧合

    同“璧合珠联”。《晋书.陆云传论》:“千条析理,则电坼霜开;一绪连文,则珠流璧合。”

  • 裹饭念子桑

    源见“子桑寒饥”。形容对朋友友谊真挚。清唐孙华《苦雨》诗:“我廪幸未罄,裹饭念子桑。”

  • 鼠雀

    源见“雀角鼠牙”。指讼事。明陈汝元《金莲记.就逮》:“只因饶舌,遭此断肠,谢卿唱叠《骊驹》,恨我灾成鼠雀。”【词语鼠雀】   汉语大词典:鼠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