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析薪

析薪

《诗.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孔颖达疏:“言析薪之法如之何乎?非用斧不能斫之;以兴娶妻之法如之何乎?非使媒不能得之。”后因以“析薪”指作媒。《好逑传》十三回:“何竟不闻,而乃自遣尺书为析薪之用,不亦太亵乎!”

同“以荷析薪”。《三国志.王肃论》:“王朗文博富赡……王肃亮直多闻,能析薪哉!”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一:“守郡继先人,问江水长流,剩几个当年父老;析薪绵世泽,愿黄堂少住,留一枝此日甘棠。”


【词语析薪】   汉语词典:析薪

猜你喜欢

  • 因人成事

    因:依靠。指毛遂对一同随行来的门客说:你们都是依靠别人力量把事情办成功。后以此典比喻人没有本事而依赖他人办事成功而坐享成果。毛遂说服了楚考烈王同意楚、赵联盟,楚出兵救赵,共同抗秦。当时楚考烈王、平原君

  • 千金求骏骨

    同“千金市骏”。明 镏绩《画马》诗:“闻道千金求骏骨,不应龙种在人间。”

  • 风雨漂摇

    同“风雨飘摇”。唐李华《二孝赞》:“风雨漂摇,支体鳞皴。”清钱谦益《〈孙楚惟诗稿〉序》:“释晨昏温凊之忧,而怀风雨飘摇之惧。”见“风雨飘摇”。唐·李华《二孝赞》:“~,支体鳞皴。”【词语风雨漂摇】  

  • 同归殊途

    源见“殊途同归”。谓途径不同而结果相同。三国 魏嵇康《琴赋》:“其余触类而长,所致非一;同归殊途,或文或质。”见“殊途同归”。三国魏·嵇康《琴赋》:“其余触类而长,所致非一;~,或文或质。”【词语同归

  • 天香国色

    源见“国色天香”。称赞牡丹花的色香非他花能比。金 元 好问《兰文仲郎中见过》诗:“水碧金膏步兵酒,天香国色洛阳花。”亦用于形容女子貌美。《再生缘》二一回:“款款纤腰垂玉带,溶溶粉额映乌纱。起来缓缓辞金

  • 泗滨浮磬

    参见:泗滨友

  • 斥卖

    斥卖:卖去。此典指乌氏(zhī支)倮(luǒ裸)繁殖牲畜众多,全都卖掉。后以此典指变卖。 乌氏,又作阏氏、焉氏。本乌氏戎(我国西部民族)地,战国秦惠王置县。治所今甘肃平凉西北。 倮,人名。秦乌氏县民,

  • 笔谏

    《旧唐书.柳公权传》:“穆宗政僻,尝问公权笔何尽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改容,知其笔谏也。”僻:邪僻。尝:曾。改容:脸色改变。笔谏:借笔为喻,进行规劝。意为唐穆宗为政邪僻,有一次问柳公权

  • 灞陵醉尉

    源见“灞陵呵夜”。指对罢官失势者漫加欺辱的小吏。借指盛气凌人的势利小人。宋辛弃疾《八声甘州.夜读李广传不能寐》词:“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 孔子观河梁

    参见:厉水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