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永垂不朽

永垂不朽

形容一个人虽然逝世,但其业绩和风范将对后世永远有意义。公元前549年,鲁国大夫叔孙豹出使晋国。晋国大夫范宣子到郊外迎接并问叔孙豹古人说的死而不朽是什么意思,叔孙豹未及回答,范宣子又问:“我的祖先在虞舜以前称陶唐氏,在夏朝称为御龙氏,在商朝称为豕韦氏,在周朝称作唐杜氏,晋国称霸中原后,又称范氏,这样的世代相袭,大概就是不朽吧。”叔孙豹答道:“以我所知,您说的这些叫世禄而不能称为不朽。我们鲁国从前有个大夫叫臧文仲,他虽然死去,但是他的主张没有废绝,这才称得上不朽。我听说,一个人的伟大之处首先是道德高尚,堪为后人表率;其次是建有功勋,再次便是立言,或以主张,或以著述,教育启迪后人。这些才能称为不朽。如果只能保住贵族身分,维持宗庙,世代相袭,哪个国家都有这样一批人。世代相袭时间长久和官俸优厚的人,是够不上不朽之称的啊。”

【出典】: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穆叔如晋。范宣子逆之,问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穆叔未对。宣子曰:‘昔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其是之谓乎。’穆叔曰:‘以豹所闻,此之谓世禄,非不朽也。鲁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没,其言立,其是之渭乎。豹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此之谓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

【例句】:

北齐·魏收《魏书·高祖纪下》:“虽不足纲范万度,永垂不朽,且可释滞目前,厘整时务。”


并列 垂,流传后世。指功勋业绩、纲纪制度和崇高精神等长久流传,不可磨灭。柳建伟《煞庄亡灵》:“夏秋雪也用她生命的最后一滴血,把他必将~的形象上涂了一层圣洁庄严的艳红。”△褒义。用于可作楷模的事物,今多指已故人物的伟大功业、光辉精神。→永垂千古 万古流芳 留芳万古 永世长存 流芳百世 永世其芳万古长存 万古流芳 ↔遗臭万年。 也作“垂范百世”、“永传不朽”、“永存不朽”、“永在不朽”、“远垂不朽”。


解释垂:流传。指姓名、事迹、精神等长久流传,永不磨灭。

出处魏书·高祖孝文帝纪下》:“虽不足纲范万度,永垂不朽,且可释滞目前,厘整时务。”

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古代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和改革家。他本姓拓跋,名宏,因崇尚中原文化,大力推行汉化政策,于公元471年将拓跋氏改姓元。他禁胡服﹑胡语,提倡汉化,禁止鲜卑族内部通婚,促进了民族融合。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中原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孝文帝决定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中原地区,但他担心遭到朝廷贵族顽固派的强烈反对,于是假装征伐南朝,趁机迁都。

公元493年,孝文帝下诏修造桥梁道路,操练军队,准备大举南伐。紧接着又下诏说:“上至周代经典,下至汉晋规章,都列明了六职、九列各位官员的职责,我们应当注意保持这些典章制度,人人坚守自己的职事。现在虽然百官等级已定,但各项事务的规章还没有确立。过去,贤人们会亲自处理这些,现在,我也参考过去的资料,结合当前的实际,制定了《职员令》。因为战事紧迫,还没有时间仔仔细细地弄得周全。但我认为,它即使不足以治理万事,长久流传,永不磨灭,也可以对付目前的疑虑,治理整顿当前的各项事务。等到大军返回,再重新讨论不足之处,现在权且颁布施行。如果在施行中遇到疑问,而此律令中没有写到,可以将疑问上报,我将重新对它进行修订补充。”

当年9月7日,孝文帝以讨伐南朝萧齐为名,率领三十余万军队大举南下。但路上遭遇霖雨,天气一直不放晴,四十天后才行军到洛阳。此时大臣将士们都已疲惫不堪,不愿继续南进。孝文帝趁机下令:“如不继续南进征讨,就必须迁都于此。”从而顺利地解决了迁都的难题。


【词语永垂不朽】  成语:永垂不朽汉语词典:永垂不朽

猜你喜欢

  • 汝无面从,退有后言

    面从:当面听从。后言:背后议论。 你不要当面服从,而在背后议论。语出《书.益稷》:“帝曰:‘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汉书.成帝纪》:“公卿其各思朕过失,明白陈之。汝无面从,退有后言。”

  • 蟾枝

    源见“蟾宫折桂”。比喻科举功名。南唐李中《送姚端先辈归宁》诗:“拜庆庭帏处,蟾枝香满身。”【词语蟾枝】   汉语大词典:蟾枝

  • 东征西夷怨

    传说商汤征伐东边的国家,西边国家的人民就怨恨,因为仁义之师,四方仰望,切盼早日去解救他们。《书.仲虺之诰》:“初征自葛,东征西夷怨。”《孟子.梁惠王下》:“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征则西夷

  • 东坡肉

    宋.周紫芝《竹坡诗话》:“东坡性喜嗜猪,在黄冈时尝戏作〈食猪肉诗〉云:‘黄州好猪肉,价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指用大块不切割

  • 刎颈之交

    刎颈(wěnjǐng稳景):割脖子。交:交情。此典指廉颇和蔺(Lìn躏)相如成为如割脖子那样生死与共之好友。后以此典比喻生死与共的好朋友。战国时,赵国在赵惠文王执政下,有文臣蔺相如、武将廉颇两位大臣,

  • 涿鹿战

    《史记.五帝本纪》:“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蓻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 曳落河

    古回纥语,健儿的意思。《新唐书.房琯传》:“彼曳落河虽多,能当我刘秩乎?”唐代姚汝能《安禄山事迹》卷上:“养同罗及降奚、契丹曳落河八千余人为己子,及家童校弓矢者百余人,推以恩信,厚其所给,皆感恩竭诚,

  • 北海鹏抟

    源见“鲲鹏展翅”。喻指科举中第。明周履靖《锦笺记.及第》:“北海鹏抟日,南山豹变时,姓名书锦轴,端的是男儿。”

  • 长庚才调

    源见“长庚梦”。李白那样的才调,形容才高。宋李曾伯《八声甘州.借八窗叔韵寿之》词:“把长庚才调,小施筹笔,犹处囊锥。”

  • 声西击东

    见“声东击西”。明·余继登《典故纪闻》:“若彼~,而我军出大同,未免顾彼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