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燕颔虎头

燕颔虎头

源见“封侯万里”。能立功封侯者的相貌。《花月痕》四二回:“总兵燕颔虎头,后来功名鼎盛。”


见“燕颔虬须”。《花月痕》42回:“总兵~,后来功名鼎盛,如何会死?”


【典源】 《东观汉记·班超》:“(班)超行诣相者,曰:‘祭酒,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超问其状,相者曰:‘生燕颔虎头,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 《后汉书·班超列传》亦载。“燕颔虎头”作“燕颔虎颈”。

【今译】 后汉班超家贫,为官抄写文书以养活母亲,但素有大志。一次他去看相,相者对他说:“阁下现时虽是个平常书生,然而当封侯万里之外。”班超请问原由,相者说:“阁下生得燕颔虎头,能飞而可以食肉,这是万里侯的骨相。”后班超果然奉使西域,建立大功,被封为定远侯。

【释义】 后以此典称赞人相貌不凡,可以发达显贵,建功立业。

【典形】 定远封、飞而食肉、封侯万里、虎头、虎头班、虎头食肉、虎头燕颔、食肉、食肉相、万里虎食肉、万里相、燕颔、燕颔虎头、燕颔班超、燕颔封侯、定远侯、飞食肉、肉食相、万里侯、食肉飞、虎头班定远、食肉飞万里、封侯骨、燕颔书生、封侯颅、万里虎头、飞燕颔。

【示例】

〔定远封〕 南朝梁 · 沈约 《白马篇》:“匪期定远封,无羡轻车官。”

〔飞而食肉〕 清·黄景仁《送春》:“飞而食肉负骨相,老饕大嚼聊为生。”

〔封侯万里〕 宋·黄庭坚《水龙吟·黔守曹伯达》:“看朱颜绿鬓,封侯万里,写凌烟象。”

〔虎头〕 明·沈明臣 《顾晋卿席上》:“谁道虎头非将种,请缨从古是书生。”

〔虎头班〕 明·徐渭《长洲孔君以儒生取官》:“长歌送出塞,终是虎头班。”

〔虎头食肉〕 宋·苏轼《闻乔太博换左藏》:“马革裹尸真细事,虎头食肉更何人。”

〔虎头燕颔〕 清 · 孔尚任 《桃花扇》:“七尺昂藏,虎头燕颔如画,莽男儿走遍天涯。”

〔食肉〕 宋·陆游《自笑》:“食肉定知无骨相,珥貂空自诳头颅。”

〔食肉相〕 清·王维坤《寄慰乾一落第》:“我辈都非食肉相,古人常作酒家傭。”

〔万里虎食肉〕 金·元好问《寄赠庞汉茂宏》:“万里虎食肉,一鸣鸡长雄。”

〔万里相〕 唐·虞世南《从军行》:“方知万里相,侯服有光辉。”

〔燕颔〕 唐·高适《自武威赴临洮》:“燕颔知有待,龙泉惟所操。”

〔燕颔虎头〕 清·黄鷟来《题吴方来灌花图》:“丈夫遇合自有时,燕颔虎头何足尚。”


【词语燕颔虎头】  成语:燕颔虎头汉语词典:燕颔虎头

猜你喜欢

  • 凤蜡红巾

    宋.郑文宝《南唐近事》载:唐诗人韩偓有才名,死后,人们发现他箱子里收藏着唐昭宗所赐烧残的龙凤蜡百余支金缕红巾百余幅。韩偓怀才而死,只有皇帝所赐凤蜡红巾使人想见他的才能,后因以“凤蜡红巾”为追怀死去才子

  • 甓社湖珠

    《佩文韵府》卷七上“珠”引宋.沈括《梦溪笔谈》载:嘉祐(宋仁宗年号)中,扬州有一珠初出于天长陂泽中,转入甓社湖。予友人书斋在湖上,一夜,忽见其珠甚近。初微,开其房先自吻中出,如横一金线,俄顷,张殼大如

  • 易同反掌

    同“易如反掌”。《北史.王轨传》:“此州控带淮南,邻接强寇,欲为身计,易同反掌。”见“易如反掌”。《北史·王轨传》:此州控带淮南,邻接强寇,欲为身计,~。【词语易同反掌】  成语:易同反掌汉语大词典:

  • 刮骨疗毒

    《三国志.关羽传》载:关羽左臂为流矢所中,箭毒入骨,医者为他割臂刮骨去毒时,臂血流离而关羽谈笑自若。后以“刮骨疗毒”称扬人的意志坚强。《水浒传》一一〇回:“正说《三国志》,说到关云长刮骨疗毒。”见“刮

  • 两蜗角

    源见“蛮触交争”。比喻狭小之处,细微之事。多用于名利宦场。唐白居易《不如来饮酒》诗之七:“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宋陆游《吴歌》诗:“胜负两蜗角,荣枯一蚁窠。”

  • 馆娃宫

    源见“西施”。春秋时吴国宫名。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吴俗称美女为娃,故名。文人常用以抒发朝代兴亡的怀古之情。宋孙光宪《思越人》词之一:“古台平,芳草远,馆娃宫外春深。翠黛空留千载恨,教人何处相寻?”明唐

  • 抱树

    源见“王祥守柰”。指孝亲至笃。唐李商隐《〈会昌一品集〉序》:“有抱树辞荣之节,有漆身报德之风。”【词语抱树】   汉语大词典:抱树

  • 补牍

    《宋史.赵普传》:宋太祖时赵普为相,刚毅果断,以天下为己任。他曾荐某人为官,太祖不用。第二天复奏其人,太祖仍不用。第三天,普又奏其人,太祖怒,撕碎奏牍掷地。赵普颜色不变,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 琴奏悲调

    汉.刘向《说苑》卷八《尊贤》:“应侯与贾午子坐,闻其鼓琴之声。应侯曰:‘今日之琴,一何悲也!’贾午子曰:‘夫张急调下,故使人悲耳。急张者良材也,调下者官卑也。取夫良材而卑官之,安能无悲乎?’应侯曰:‘

  •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意谓千辛万苦寻不到的东西,却偶然不费气力得到了。语出《宋诗纪事.卷九〇.夏元鼎〈绝句〉》:“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元.李寿卿《伍员吹箫》三折:“若得此人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