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豳风.鸱鸮》:“予口卒瘏……予维音哓哓。”高亨注:“卒,借为瘁。瘁瘏,劳累致病。哓哓,因恐惧而发的叫声。”后因以“瘏口哓音”谓唇焦舌敝。形容说话之多,费尽口舌。李大钊《大哀篇》:“然自满清之季,
慕:爱慕、羡慕。追:追随、仿效。心里羡慕,手中模仿,比喻倾心向慕。王羲之(事迹见前“坦腹东床”条)的书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晋书》的作者称赞他说:看其笔画功力,字体的巧妙,象云烟飘动,朝露凝结,形
酒渣,比喻废弃无用的东西。《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
源见“三岁字”。指友人赠诗。唐独孤及《酬梁二十宋中所赠兼留别梁少府》:“唯当加餐饭,好我袖中字。别离动经年,莫道分首易。”
源见“箪瓢陋巷”。谓安贫乐道。宋陆游《东斋杂书》诗:“百年乐箪瓢,千载仰山斗。”
源见“三生石”。指前因宿缘的渺茫之事。元钟嗣成《凌波仙.吊施君美》曲:“三生梦,百年身,空只有衰草荒坟。”
源见“冯驩弹铗”。形容穷困不遇,仰求于人。宋 陈人杰《沁园春.铙镜游吴中》词:“叹男儿未到,鸣珂谒帝,此身那免,弹铗依人。”
同“掌上明珠”。唐王宏《从军行》:“儿生三日掌上珠,燕颔猿肱秾李肤。”【词语掌上珠】 汉语大词典:掌上珠
《左传.襄公十三年》:“干国之纪,犯门斩关。”后以“干纪”谓违犯法纪。汉 潘勗《册魏公九锡文》:“犯关干纪,莫不诛殛。”【词语干纪】 汉语大词典:干纪
唐杜牧《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后因以“杏花村”泛指卖酒处。宋周邦彦《满庭芳.忆钱唐》词:“酒旗渔市,冷落杏花村。”【词语杏花村】 汉语大词典: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