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牛角挂书

牛角挂书

形容勤奋好学。又作“书挂牛角”、“束书牛角”。出自隋末唐初李密之事迹。李密,参见“死亡无日”条。史载,李密曾至缑(gōu勾)山(在今河南假师东南)从著名学者包恺读书。他常在牛角上挂一帙汉书,边行边读。此举恰为越国公杨素所见,深受其赏识。

【出典】:

新唐书》卷84《李密传》3677页:“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jiān煎)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例句】:

宋·苏轼《张恕寺丞益斋》:“晨耕挂牛角,夜读借邻牖。” 宋·陆游《对酒》:“牛角挂书何足问,虎头食肉亦非豪。” 宋·陆游《舟中遣怀》:“但思下帷授老子,那复骑牛读汉书。” 宋·张炎《清平乐·题耕图》:“一犁初卸,息影斜阳下,角上汉书何不挂,老子近来慵跨。” 明·陈子龙《寄上京山郑师》:“但愿时清兵革稀,束书牛角还农圃。” 清·顾炎武《蓟门送李子德归关中》:“常把汉书挂牛角,独出郊原更谁与?” 清·钱谦益《再题奚川八景画卷》:“犊背或看书挂角,庭前时见麦流水。” 清·叶肇梓《牧牛词》:“太平牧牛有余乐,不用将书挂牛角。”


主谓 形容勤奋读书。语本《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薄鞯(jiān、鞍子垫)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例]他在农村的三年时间里,分秒必争,发扬~的精神,终于打下了坚实的学问基础。△褒义。多用于赞扬人能在困苦的环境里刻苦攻读。→分秒必争 ↔玩日废时。也作“牛角书生”。


【典源】 《新唐书·李密传》:“ (李密) 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

【今译】 隋代李密年少时发奋读书,他听说包恺在缑山,就前往从学。在路上,李密以草垫为鞍,骑一头牛,把一部《汉书》挂在牛角上,边走边读。正巧越国公杨素从后面赶上来,见状勒马,紧随牛后,问:“是哪个书生这样勤奋苦读?”李密认得是杨素,从牛背跳下行礼。杨素问读的什么书,李答是《项羽传》。杨素与李密交谈,深感李密不同寻常。

【释义】后以此典形容刻苦攻读。

【典形】 挂汉书、挂牛角、汉书挂牛角、角挂经、角上汉书、牛角挂书、骑牛读汉书、书挂角、书挂牛角、束书牛角、茧栗挂汉书、挂汉编、挂帙牛角、牛背读书。

【示例】

〔挂汉书〕 清·唐孙华《题李元埜骑牛图》:“蒲山公子非雄桀,枉自区区挂汉书。”

〔挂牛角〕 宋苏轼《张恕寺丞益斋》:“晨耕挂牛角,夜烛借邻牖。”

〔汉书挂牛角〕清·顾炎武《蓟门送李子德归关中》:“常把汉书挂牛角,独出郊原更谁与?”

〔角上汉书〕 宋·张炎《清平乐·题倦耕图》:“一犁初卸,息影斜阳下。角上汉书何不挂。老子近来慵跨。”

〔牛角挂书〕宋·陆游《对酒》:“牛角挂书何足问,虎头食肉亦非豪。”

〔骑牛读汉书〕 宋·陆游《舟中遣怀》:“但思下惟授老子,那复骑牛读汉书。”

〔书挂角〕 清·钱谦益《再题奚川八景画卷》:“犊背或看书挂角,庭前时见麦流水。”

〔书挂牛角〕 清·叶肇梓《牧牛词》:“太平牧牛有余乐,不用将书挂牛角。”

〔束书牛角〕 明·陈子龙《寄上京山郑师》:“但愿时清兵革稀,束书牛角还农圃。”


【词语牛角挂书】  成语:牛角挂书汉语词典:牛角挂书

猜你喜欢

  • 不动如山,难知如阴

    意谓军队驻守时,像山岳一样,不可动摇;荫蔽时,像阴云遮天一样,看不见日月星辰。 指军事斗争的原则。语出《孙子、军争》:“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旧题汉.张良《

  • 引针拾芥

    汉王充《论衡.乱龙》:“顿牟掇芥,磁石引针,皆以其真是,不假他类。”后因以“引针拾芥”喻事物互相感应。明王廷相《策问》:“蠲忿忘忧,其感应也何故?引针拾芥,其情性也何居?”并列 比喻事物之互相感应吸引

  • 平子文章

    《后汉书.张衡传》:“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平子,是东汉文学家张衡字。衡善属文,主要

  • 罗含吞鸟

    《晋书.罗含传》:“〔罗含字君章〕尝昼卧,梦一鸟文彩异常,飞入口中,因起惊说之。朱氏(其母)曰:‘鸟有文彩,汝后必有文章。’自此后藻思日新。”后用为文士才思灿然、文词华美之典。唐李瀚《蒙求》:“罗含吞

  • 博望烧屯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使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博望,古县名,在今河南南阳市。东汉末,曹操派大将夏侯惇等进攻博望。先主刘备设下埋伏,把屯

  • 三箭功名

    同“三箭取侯封”。宋陈与义《和若拙弟得陪游》之二:“壮夫三箭功名手,儒士百篇藜苋肠。”

  • 投车辖

    同“投辖”。唐权德舆《过张监阁老宅对酒奉酬见赠》诗:“不用投车辖,甘从倒载还。”

  • 苦海

    (1)佛家语。喻人生痛苦无际。《法华经.寿量品》:“我见诸众生,没在于苦海。”(2)清代翟灏《通俗编》引《摭言》:“郑光业有一巨箱,凡投贽有可嗤者,即投其中,号曰‘苦海’。”【词语苦海】   汉语大词

  • 乱坠天花

    源见“天花乱坠”。形容言谈虚妄,动听而不切实际。明沈受先《三元记.断金》:“人若一日无君也,说得乱坠天花也人不听。”见“天花乱坠”。《天雨花》7回:“饶你满身都是口,~我不听。”【词语乱坠天花】  成

  • 草头露

    唐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草头上露水少而易干,后因以比喻荣华富贵转瞬即逝。元 萨都剌《寒江钓雪图》诗:“人间富贵草头露,桐江何处见羊裘?”见“草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