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狐死首丘

狐死首丘

礼记.檀弓上》:“太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君子曰:‘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陈澔集说:“狐虽微兽,丘其所窟藏之地,是亦生而乐于此矣。故及死而犹正其首以向丘,不忘其本也。”后以“狐死首丘”谓不忘本或对乡土的思念。汉刘向列女传.晋圉怀嬴》:“吾去国数年,子父之接忘,而秦 晋之友不加亲也。夫鸟飞反乡,狐死首丘,我首晋而死,子其与我行乎?”《晋书.张轨传》:“狐死首丘,心不忘本;钟仪在晋,楚弁南音。”


并列 传说狐狸将死时,定把头朝向狐穴所在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对故乡的思念。语本《礼记·檀弓上》:“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郭沫若《蔡文姬》1幕:“我告诉过你‘~’的故事,一个人到死都是怀念自己的乡土的。”△多用于形容人的心情。→叶落归根。也作“归正首丘”、“归正丘首”。


【典源】 《礼记·檀弓上》:“大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君子曰:‘乐,乐其所自生; 礼,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又《楚辞·九章·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淮南子·说林训》亦载。

【今译】 太公 (吕望) 封在营丘地方,将及五世,死后都返葬于周。君子说:“这是乐,思念自己的出生之处; 这是礼,不忘本。”古人讲过:“狐狸死时头朝着出生的山丘。这是仁义啊。”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不忘本; 或形容思念故乡。

【典形】 狐丘首、狐首丘、狐死首丘、丘首、首丘、首丘怀恋、正丘首。

【示例】

〔狐丘首〕 清·顾炎武《赠黄职方师正》:“死欠狐丘首,矢口为诗文。”

〔狐死首丘〕 三国·曹操《却东西门行》:“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丘首〕 宋·苏轼《送玉面狸》:“丘首可怜迷故土,帝羓空用起腥风。”

〔首丘怀恋〕 唐·骆宾王《兵部奏姚州破贼露布》:“首丘怀恋,疑临旧国之墟; 安堵识家,似入新丰之邑。”

〔正丘首〕 宋·苏舜钦《猎狐篇》“何暇正丘首,腥臊满蓬艾。”


【词语狐死首丘】  成语:狐死首丘汉语词典:狐死首丘

猜你喜欢

  • 放马华阳

    同“归马放牛”。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武王伐纣,天下既定,王巡岳渎,放马华阳,散牛桃林,即此处也,其中多野马。”述补 比喻不再打战。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武王伐纣,天下既定,王巡

  • 河汉鹊桥

    源见“乌鹊填桥”。借指男女喜结良缘。宋张元幹《水调歌头.过后柳故居》词:“恍重来,思往事……云雨阳台梦,河汉鹊桥秋。”

  • 问奇侯芭

    源见“载酒问奇字”。指受业的学子。清 黄立世《粉蝶儿.自述》套曲:“写怀抱,寄耳目,排风雅,走龙蛇。二三稚子,问奇侯芭。”

  • 归去来子

    源见“陶令归去来”。指《归去来兮辞》的作者陶潜。宋刘克庄《念奴娇.四和丙寅生日》词:“吾评晋士,不如归去来子。”【词语归去来子】  成语:归去来子汉语大词典:归去来子

  • 清明火

    《周礼.夏官.司爟》:“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郑玄注:“郑司农说以㔌子曰:‘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古时寒食禁火,到唐 宋时,根据

  • 桃溪

    同“桃花源”。宋周邦彦《长相思》词:“桃溪换世,鸾驭凌空,有愿须成。”【词语桃溪】   汉语大词典:桃溪

  • 扶木

    同“扶桑”。汉刘桢《大暑赋》:“羲和总驾发扶木,太阳为舆达炎烛。”南朝 宋谢灵运《顺东西门行》:“出西门,眺云间,挥斤扶木坠虞泉。”【词语扶木】   汉语大词典:扶木

  • 题字柱

    源见“题桥柱”。借指立志求取功名富贵之处。清赵翼《卢抱经学士以雍正壬子补弟子员今岁壬子又见诸子游庠作重逢入泮诗纪事敬贺四律》之二:“尚有昔年题字柱,便当古迹弃?关。”

  • 狂奴旧态

    同“狂奴故态”。清袁枚《题严子陵像》诗:“教陪天子同眠易,要改狂奴旧态难。”

  • 坐无虚席

    座位没有空着的。多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参加的人很多。航鹰《开市大吉》:“从早到晚,长椅上都是坐无虚席。”见“座无虚席”。【词语坐无虚席】  成语:坐无虚席汉语大词典:坐无虚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