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做事没人领头就没法进行。语出《金史.斜卯爱实传.附合周》:“(合周)为参知政事,性好作诗,词语鄙俚,人采其语以为戏笑。因自草括粟榜文,有‘雀无翅儿不飞,蛇无头儿不行’等语,以‘而’作‘儿’,掾吏知
源见“食无肝”。谓在生活上得到地方官特殊照顾。清宋琬《黄鱼初至市得二尾遗赵雪嵊口号四绝戏简》之一:“此日锦鳞惊入馔,免教安邑送猪肝。”
源见“竹林七贤”。借指傲世脱俗、放任不羁的欢聚宴游。宋 沈约之《复挽于湖居士》诗:“竹林笑傲今陈迹,抚榇江皋涕泫然。”
棰楚:古代鞭杖之类刑具。亦称鞭杖之刑。 在严刑拷打之下,哪样结论不可以从囚犯口中得到? 旧指滥施刑罚,苦打成招。语出《汉书.路温舒传》:“夫人情安则乐生,痛则思死,棰楚之下,何求而不得?”《京本通
《后汉书.郭伋传》:“郭伋字细侯,扶风茂陵人也……(建武)十一年……乃调伋为并州牧……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儿童数百,各骑竹马,道次拜迎。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
参见“龟支床足”。
源见“杞人忧天”。喻指不可能发生的可怕之事。唐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诗:“但求椿寿永,莫虑杞天崩。”亦喻指帝王去世。清顾炎武《大行皇帝哀诗》:“已占伊水竭,真遘杞天崩。”
古代学者的目的在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现代学者的目的却在装饰自己,给别人看。语出《论语.宪问》:“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朱熹集解:“孔安国曰:‘为己,履而行之;为人,徒能言。’”《荀子
同“桑榆之景”。清李渔《意中缘.悟诈》:“我把桑榆景,倚靠他,谁知有夫就不认家。”【词语桑榆景】 汉语大词典:桑榆景
《楚辞.九章.惜往日》:“何贞臣之无罪兮,被离谤而见尤……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沉流。”伟大诗人屈原被放逐于湘水、沅水地区。后遂用为咏屈原遭谤受贬之典。唐.陈子昂《月夜有怀》:“清光委衾枕,遥思属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