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指人知道满足,就不会因需求过度而受到侮辱;能够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因过度贪求而遭遇危险。后因以“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为知足不受辱,知度不遭险之典故。宋.苏轼《黄州安国寺记》:“寺僧曰继连,为僧首七年,得赐衣,又七年,当赐号,欲谢去,其后与父老相率留之。连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谢去。”


并列 殆,危险。知道满足,就不会招致羞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遭致危险。语出《老子》44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汉书·疏广传》:“吾闻‘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褒义。用于劝诫为人方面。也作“知止不殆”、“知止不辱”、“知止不辱,知足不殆”、“知足不殆”、“知足不辱”、“知足知止”。


【词语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成语: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猜你喜欢

  • 人心不同,如其面焉

    人的思想各不相同,就像人的面孔各不相同一样。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曰:‘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言公中》:“圣人之言,贤人述之,而或失其指;贤

  • 张翰归吴

    同“张翰思归”。唐杜甫《过南岳入洞庭湖》诗:“邵平元入汉,张翰后归吴。”

  • 刖人哭

    源见“和氏之璧”。喻为怀才不遇而悲伤。金元好问《与张仲杰郎中论文》诗:“莫讶荆山前,时闻刖人哭。”

  • 书同文,车同轨

    《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书同文,指文字体势相同;车同轨,指车轨宽度一样。后以“书同文,车同轨”形容天下统一。晋干宝《晋纪总论》:“太康之中,天下书同文,车同轨,牛马被野,余粮栖亩,行

  • 期瓜

    源见“及瓜而代”。谓官吏任职期满,由他人接替。元 柯丹邱《荆钗记.遣音》:“待三年任满期瓜,诏书来早晚迁加。”【词语期瓜】   汉语大词典:期瓜

  • 寡妇忧纬

    源见“嫠不恤纬”。谓关心本分事。宋杨亿《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寡妇宜忧纬,三公亦灌蔬。”

  • 囚首丧面

    《汉书.王莽传》:“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乱首垢面”,原是形容王莽头不梳,脸不洗,顾不得修饰仪容。后由此而演变出“囚首垢面”、“囚首丧面”。用为不修仪容的贬义之词。宋.苏洵《辨奸论》:“衣臣虏

  • 久留郎署

    源见“郎潜白发”。谓久居下位怀才不遇。唐骆宾王《帝京篇》:“久留郎署终难遇,空扫相门谁见知?”

  • 潘园

    《文选》卷十六晋.潘安仁(岳)《闲居赋》:“爰定我居,筑室穿池,长杨映沼,芳枳树篱,游鳞瀺灂,菡萏敷披,竹木蓊蔼,灵果参差……太夫人乃御版舆,升轻轩,远览王畿,近周家园。”晋文士潘岳,因母年老多病,于

  • 殚精极虑

    见“殚精竭虑”。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叙》:“~,十年于慈。”【词语殚精极虑】  成语:殚精极虑汉语大词典:殚精极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