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竹杖化龙

竹杖化龙

后汉书.方术传.费长房》:费长房,汝南人,曾入山随一仙人学仙道之术,没有最终成就,师父便打发他回去。长房辞归,翁与一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葛陂(在古豫州新蔡县西北)中也。’又为作一符,曰:‘以此主地上鬼神。’长房乘杖,须臾来归,自谓去家适经旬日,而已十馀年矣。即以杖投陂,顾视则龙也。家人谓其久死,不信之。长房曰:‘往日所葬,但竹杖耳。’乃发塚剖棺,杖犹存焉。”

东汉时,费长房喜好仙道之术。有一天他在市肆中见到一位卖药的“壶公”,就跟随他到山中去学道。壶公用“空室独处”,“悬石啮索”等办法威胁考验他,他全然不怕;后来让他“食粪”,他动摇了。壶公打发他回去时,赠给他一只竹杖,他便乘这只竹杖回到家中,把杖投入陂水中,登时化成了龙。

晋葛洪《神仙传.费长房》亦载其事。

后诗词中用“竹杖化龙”的典故,常比喻人或事态的迅速突变。

唐杜甫《桃竹杖引赠章留后》诗:“重为告曰:杖兮杖兮,尔之生也甚正直,慎勿见水踊跃学变化为龙,使我不得尔之扶持,灭迹于君山湖上之青峰。”公元七六三年冬,杜甫在梓州准备离蜀东行,章彝赠桃竹杖两只。诗人在这里用“竹杖化龙”的典故,别有深意,他以“慎勿变化”警戒章彝勿萌拥兵叛变之心。


【词语竹杖化龙】  成语:竹杖化龙汉语词典:竹杖化龙

猜你喜欢

  • 恭敬不如从命

    元秦简夫《古今杂剧.东堂老》:“便好道,恭敬不如从命,他是个有病的人,我依着他则便了。”元.王实甫《西厢记》二本三折:“先生休作谦,夫人专意等。常言道‘恭敬不如从命’,休使得梅香再来请。”意谓恭敬谦逊

  • 暗送秋波

    宋苏轼《百步洪》诗之二:“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秋波,喻美女眼睛,后以“暗送秋波”指女子暗中眉目传情。引申为献媚取宠,暗中勾结。明冯梦龙《挂枝儿.私窥》:“眉儿来,眼儿去,暗送秋波。”蔡东

  • 懿公轩

    源见“乘轩鹤”。用以表示君王的特别宠爱。唐李白《赠宣城赵太守悦》诗:“迁人同卫鹤,谬上懿公轩。”

  • 耆英会

    源见“洛阳耆英会”。指年高有德者的集会。鲁迅《花边文学.古人并不纯厚》:“广州开的耆英会,却明明收集过一大批寿翁寿媪,活了一百零六岁的老太太还能穿针,有照片为证。”【词语耆英会】   汉语大词典:耆英

  • 助纣为虐

    同“助桀为虐”。纣,商朝最后一个君主,相传与桀一样,也是个暴君。《孟子.滕文公下》“诛纣伐奄”宋朱熹注:“奄,东方之国,助纣为虐者也。”连动 纣,商末暴君。比喻帮助恶人做坏事。张平《抉择》:“尤其严重

  • 欧阳井

    参见:六一泉

  • 桑枢韦带

    源见“原宪贫”。又汉贾山《至言》:“夫布衣韦带之士,修身于内,成名于外。”指贫家寒士。唐骆宾王《上司列太常伯启》:“某蓬庐布衣,桑枢韦带。”并列 桑枢,桑木作的门轴。韦带,以无饰皮革作的腰带。出身贫穷

  • 凤鸣岐山

    《国语.国语上》:“周之兴也,鸑鷟(音yuè zhuó,凤之别名)鸣于岐山;其衰也,杜柏射王于鄗。”韦昭注:“三君云:‘鸑鷟’凤之别名也。’《诗》云:‘凤皇鸣矣,于彼高冈。’其在岐山之脊乎?”古人视凤

  • 当仁不让于师

    当做事合乎仁义的时候,就是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意谓做人应当勇于行仁。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序》:“当仁既不让于师,论道岂惭于前哲?”,明.高则诚《琵琶记.

  • 功成名立

    见“功成名遂”。《晋书·周访传》:“西晋仰其威风,中兴推名将,~,不亦美乎?”【词语功成名立】  成语:功成名立汉语大词典:功成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