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竹杖成龙

竹杖成龙

源见“杖化龙”。比喻得道有仙术。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蘋风入驭来应易,竹杖成龙去不难。”


【典源】 晋·葛洪《神仙传·壶公》:“ (费长) 房忧不得到家,公以一竹杖与之曰:‘但骑此. 得到家耳。’房骑竹杖辞去,忽如睡觉,已到家。……房所骑竹杖,弃葛陂中,视之乃青龙耳。”《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传》:“长房辞归,翁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葛陂中也。’又为作一符,曰:‘以此主地上鬼神。’长房乘杖,须臾来归,自谓去家适经旬日,而已十余年矣。即以杖投陂,顾视则龙也。”

【今译】 后汉时费长房随仙人壶公学道,后辞归,忧虑不能到家。壶公给他一根竹杖,说:“骑上它你无论想到哪里一去,都可以到的。到了家之后,可将杖投在葛陂中。”长房骑上竹杖,不大功夫便到了家,自以为离开家不过十余天,实际已过了十几年。将竹杖投入葛陂,一看原来是条青龙。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仙家变化; 或用以咏竹、竹杖等。

【典形】别杖、长房杖、成龙杖、乘竹杖、葛陂龙、壶公龙、化竹、龙化葛陂、龙化杖、龙杖、龙竹、弃杖成龙、投葛陂、杖化龙、竹杖成龙、葛陂雕龙、葛陂筇竹、杖返葛陂、葛水还杖、掷杖成龙、仙翁竹杖、裁寒竹、剪成龙。

【示例】

〔别杖〕唐·李白《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别杖留青竹,行歌蹑紫烟。”

〔长房杖〕 唐·白居易《黑龙饮谓赋》:“闻茂先之剑飞,见长房之杖化。”

〔成龙杖〕 北周·庾信《邛竹杖赋》:“蕴诸鸣凤之律,制以成龙之杖。”

〔乘竹杖〕 唐·顾况《送李道士》:“羡君乘竹杖,辞我隐桃花。”

〔葛陂龙〕 唐·岑参《寻少室张山人》:“叶县凫共去,葛陂龙暂还。”

〔壶公龙〕 宋·苏轼《次前韵寄子由》:“还乡亦何有,暂假壶公龙。”

〔化竹〕 唐·骆宾王 《对策文三道》:“遂使结草亢军,爰乘宗岱之论;化竹浮水,有异虞翻之言。”

〔龙化葛陂〕 宋·黄庭坚《和师厚栽竹》:“龙化葛陂去,凤吹阿阁鸣。”

〔龙化杖〕 明·唐寅《观鳌山》之三:“水激葛陂龙化杖,月明缑岭凤随车。”

〔龙杖〕 元·范康《陈季卿悟道竹叶舟》:“共葛洪崖将星斗摩,同费长房把龙杖喝。”

〔弃杖成龙〕 唐·骆宾王《对策文三道》:“弃杖成龙,有异虞翻之旨; 衔恩结草,宁符宗岱之言。”

〔投葛陂〕 清·吴伟业《通元老人龙腹竹歌》:“纵使长房投葛陂,此龙僵卧难扶策。”

〔杖化龙〕 宋·陆游《道室杂咏》:“舄化双凫杖化龙,云山回首不知重。”

〔竹杖成龙〕 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苹风入驭来应易,竹杖成龙去不难。”


【词语竹杖成龙】  成语:竹杖成龙

猜你喜欢

  • 元亮径

    源见“陶潜三径”。陶潜,字元亮。谓隐居家园。唐王绩《田家诗》之一:“草生元亮径,花暗子云居。”

  • 屯难

    源见“屯剥”。谓艰难。南朝 宋谢灵运《撰征赋》:“民志应而愿税,国屯难而思抚。”亦指祸乱。《新唐书.戴叔伦传》:“叔伦劝以屯难未靖,安之者莫先于兵。”【词语屯难】   汉语大词典:屯难

  • 锻柳

    源见“嵇康锻”。喻隐居不仕,行其所好而自得其乐。明徐渭《拟寿长春祠何老》诗:“锻柳堆山铁,眠松弄水银。”【词语锻柳】   汉语大词典:锻柳

  • 歌舜熏风

    源见“舜弦”。指歌颂明君惠政。唐罗邺《岁仗》诗:“歌舜熏风铿剑佩,祝尧嘉气霭楼台。”

  • 天高皇帝远

    意谓地处偏远,国家政令达不到,权力管不着。语出明.黄溥《闲中今古录》:“台、温处之民树旗村落曰:‘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由是谋叛者各起。”《醒世姻缘传》一二回:“因临清是码

  • 尘羹

    同“尘饭涂羹”。清黄遵宪《初闻京师义和团事感赋》诗:“尽将儿戏尘羹事,付与尸居木偶人。”【词语尘羹】   汉语大词典:尘羹

  • 巾帼赠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是月诸葛亮出斜谷,屯谓南,司马宣王率诸军拒之。诏宣王:‘但坚壁拒守以挫其锋,彼进不得志,退无与战,久停则粮尽,虏略无所获,则必走矣。走而追之,以逸待劳,全胜之道也。’”下裴

  • 鞭先著

    同“祖鞭先着”。元王逢《奉陪神保大王宴朱将军第闻弹白翎雀引》诗:“为臣义同葵与藿,将军固合鞭先著。”

  • 驭鹤

    源见“王乔控鹤”。喻得道成仙。清周亮工《来日大难》诗:“愿见神仙,乞药一丸;如王子乔,驭鹤骖鸾。”

  • 改过从善

    见“改过迁善”。《醒世恒言》卷27:“不知大舅怎生样劝喻,便能~。如此可见好人原容易做的,只在一转念耳。”【词语改过从善】  成语:改过从善汉语大词典:改过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