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语气词。汔( ㄑㄧˋ qì ):庶几。小:稍微。康:安居休息。 人民也很疲劳了,应尽可能让他们稍稍喘一口气。 旧时常用作悯人疾苦之辞。语出《诗.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鲁迅《南
源见“巨灵擘山”。形容陡峭独立的山峰,好似神力所为。清黄景仁《由慈光寺至老人峰》诗:“离属群峰形,巨力擘灵掌。”
同“耐久朋”。宋程俱《望九华》诗:“大是忘年耐久交,藤杖青鞋结终始。”
《真人周君传》:“紫阳真人周义山,字委通,汝阴人也。闻有栾先生,得道在蒙山,能读《龙峤经》,乃追寻之。入蒙山,遇羡门子……君乃再拜叩头,乞长生要诀。羡门子曰:‘子名在丹台玉室之中,何忧不仙?远越江河来
《书.武成》:“一戎衣,天下大定。”《礼记.中庸》:“壹戎衣而有天下。”《书经》上说的是,一著戎服,便将讨灭商纣,于是天下就得到安定。据汉朝郑玄说,“一戎衣”,就是《书.康诰》上说的“殪戎殷”,衣,读
源见“寝丘之志”。借喻贫瘠的土地。清钱谦益《漳浦刘府事墓志》:“先尹分甘让肥,所自予者,皆寝丘之田。”【词语寝丘】 汉语大词典:寝丘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孔子在鲁国任司寇并摄相事,一切公文案卷均由自己草拟处理,如遇到问题,总能和人共同
罔:欺骗。 君子可被用合乎人情的方法所蒙哄,却不能被违反道理的诡诈所欺骗。语出《孟子.万章上》:“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
同“乘槎河汉”。明陈汝元《金莲记.就逮》:“每举笔而凌云,似乘槎而犯斗。”
源见“不疑诬金”。称人清廉耿介品德高尚。明杨珽《龙膏记.罗帜》:“清操素守,是不疑廉介,肯把金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