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缘木求鱼

缘木求鱼

爬到树上去捉鱼,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一定得不到结果。齐宣王想实现自己称霸诸侯的“大欲”,但却听不进去孟子进献的“仁政”之说,孟子对他的这种想法进行了批评。他说,您所希望得到的东西是可以知道的。您是想扩张国土,使秦、楚诸大国前来朝见,然后统治整个中原,安抚四方边远部族地区。凭您现在的所作所为,去追求您所想得到的东西,简直象是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而且,事情还怕比此更严重。爬到树上抓鱼,即使抓不到,却不会有什么后患;凭您的所作所为,去追求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如果尽力去做,必然会导致灾祸。

【出典】: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王曰:‘若是其甚与?’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例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玄传》:“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万分,兴化致理,譬犹缘木求鱼,升山采珠。”


偏正 缘,攀援。爬到树上找鱼。比喻方法或方向不对,劳而无功。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后必有灾。”《封神演义》33回:“若想善出此关,大王乃~,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也。”△贬义。用于讥讽行动和目的相反,或劝人停止谋求不可能成功之事。→指天射鱼 升山采珠 竹篮打水 水中捞月 引足救经 刻舟求剑 以冰致蝇↔以汤沃雪 探囊取物 瓮中捉鳖。也作“求鱼缘木”、“缘木希鱼”。


【典源】《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煖不足于体与? 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 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曰:‘否,吾不为是也。’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今译】 孟子来见齐宣王,齐宣王与他交谈。孟子说:“您最大的欲望是什么,可以讲给我听听吗?”齐宣王笑而不答。孟子又说:“是为了甘美的食物还不够吃吗? 是为了轻暖的衣服还不够穿吗?是为了娇艳的美女还不够看吗?是为了美妙的音乐还不够听吗?还是为了阿谀逢迎的近臣还不够您使唤呢? 这些,您的臣子都能够满足供给,难道您真是为了这些吗?”宣王说:“不,我不是为了这些。”孟子说:“那么,您的最大欲望就可以知道了。您想扩张国土,使秦、楚诸国称臣朝贡,自己做天下盟主,并统领四夷。可是,以您的作法来谋求实现您的欲望,就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释义】 后以此典比喻方向、方法不对,目的根本实现不了。

【典形】 登木求鱼、鱼缘木、缘木、缘木求鱼。

【示例】

〔登木求鱼〕 宋·苏辙《次韵吴厚秀见寄》:“登木求鱼知我拙,循窠觅兔笑君疏。”

〔鱼缘木〕 唐·温庭筠《开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定为鱼缘木,曾因兔守株。”

〔缘木〕 唐·罗隐《答宗人衮》:“敢恨守株曾失意,始知缘木更难求。”

〔缘木求鱼〕 唐·贯休《行路难》:“负心为炉复为火,缘木求鱼应且止。”


【词语缘木求鱼】  成语:缘木求鱼汉语词典:缘木求鱼

猜你喜欢

  • 截镫

    同“截镫留鞭”。宋苏轼《循守临行出小鬟复用前韵》:“岭梅不用催归骑,截镫须防旧所临。”【词语截镫】   汉语大词典:截镫

  • 邯郸虱

    《韩非子.内储说上》:“应侯谓秦王曰:‘王得宛叶、蓝田、阳夏,断河内,因梁、郑,所以未王者,赵未服也。駞上党在一而已以临东阳,则邯郸口中虱也。’”战国时,范睢曾向秦昭王建议出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将其比

  • 敲缺壶口

    同“唾壶击缺”。清曹溶《倦寻芳.招赤豹饮倦圃》词:“怪作达,于吾何有?起舞阑珊,敲缺壶口。”【词语敲缺壶口】   汉语大词典:敲缺壶口

  • 孤鸾照影

    同“孤鸾照镜”。元宋褧《遗芳蔓》诗:“琼瑶台上魂是非,孤鸾照影心含悲。”

  • 文房四宝

    指笔、墨、纸、砚四种文具。宋代苏易简著《文房四谱》五卷,分笔谱二卷,砚、墨、纸谱各一卷。宋代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世言歙州县文房四宝,谓笔、墨、纸、砚也,其实三耳,歙本不出笔、盖出于宣州。”并列

  • 九方

    同“九方皋”。清 汤璥《〈交翠轩笔记〉后序》:“走其野而无九方之法以相之,则赤骥绿耳与驽马草驹齐价矣。”【词语九方】   汉语大词典:九方

  • 中圣人

    《三国志.魏书.徐邈传》:“徐邈字景山,燕国蓟(蓟,古地名,在今北京市附近)人也。太祖平河朔(泛指黄河以北的地方),召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汉时设立的县名,地即今山东泰安)令,入为东曹议令史。魏国初

  • 隋珠弹雀

    《庄子.让王》:“凡圣人之动作也,必察其所以之(所以之,是说要考虑施德施政的对象目的,也可以泛指行动的对象目的)与其所以为(所以为,是指自己的行动的方式方法手段等。这句是说行动之前,一定要考虑对象目的

  • 刘郎髀肉

    源见“髀肉复生”。本指刘备在刘表处慨叹壮志未酬,虚度光阴。亦泛指久处安逸,不能有所作为。清赵庆熺《百字令.赠徐宝幢》词:“李贺心肝,刘郎髀肉,无限悲凉意。”

  • “钱”是什么? 这真是童孺皆知的问题。 “钱”就是货币。俗谓“钱能通神”,“有钱能使鬼推磨”; 今谓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旧时 “钱”曾谓之 “孔方兄”,有个瞎子走路时棍子拄到 “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