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牛衣对泣”。指寒士居贫守困。宋陈师道《雪》诗:“不无惭败絮,未易泣牛衣。”【词语泣牛衣】 汉语大词典:泣牛衣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后因以“东山丝竹”作为中年以后以丝竹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谱入乐府,以首二字“渭城”名曲,又称《渭城曲》,成为送别名作。后亦有称王维原诗为《渭城曲》者。唐刘禹锡《
同“金貂换酒”。醑,美酒。唐王维《过崔驸马山池》诗:“脱貂贳桂醑,射雁与山厨。”
参见:学究天人主谓 谓学问渊博,贯通天理与人道。朴趾源《农说》:“紫阳夫子,~。”△褒义。多用于赞扬有知识人。→学富五车 ↔学浅才疏 才疏学浅 学疏才浅 学究天人 学际天人【词语学贯天人】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登涉》:“抱朴子曰:‘……山中寅日,有自称虞吏者,虎也,……辰日称雨师者,龙也。称河伯者,鱼也。称无肠公子者,蟹也。……但知其物名,则不能为害也。”无肠公子,指蟹,这是古代仙道
源见“不学面墙”。指面对墙壁而立,一无所见。比喻不学习。《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古今成败,不可不知,退朝之暇,念观典籍,面墙而立,不成人也。”主谓 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也看不见。比喻不学无术,一无
《晋书.郗超传》:“谢安与王坦之尝诣温(桓温)论事,温令超帐中卧听之,风动帐开,安笑曰:‘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后因称参与机密的幕僚为“入幕宾”。唐李端《送宋校书赴宣州幕》诗:“远避看书吏,行当入幕
源见“馀粮栖亩”。借指盛世。晋陶潜《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诗:“仰想东户时,馀粮宿中田。”【词语东户】 汉语大词典:东户
犹尨眉皓发。《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忽见一个老儿庞眉白发,年约六十已外。”见“尨眉皓发”。《醒世恒言》卷18:“忽见一个老儿~,年约六十已外。”【词语庞眉白发】 成语:庞眉白发汉语大词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