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袁盎日饮

袁盎日饮

指袁盎调任吴王刘濞(bì敝)丞相,侄儿袁种劝袁盎每天喝酒,摆脱祸患。后以此典指饮酒避事,免除是非。袁盎起程时,袁种对他说:“吴王刘濞骄横时间很久,国内奸人又多。现在如果要揭发惩办,吴国那些奸人不是上书控告您,就要用利剑来刺杀您。南方土地低下潮湿,您能每天喝酒,没有什么别的,就是时时劝说吴王不要反叛。这样就可能侥幸摆脱祸患。”袁盎采用袁种策略,吴王刘濞优厚待遇袁盎。此典又作“日饮”、“袁酒”、“日饮亡何”、“袁丝日饮”。

【出典】:

史记》卷101《袁盎晁错列传》2741页:“徙为吴相,辞行,种谓盎曰:‘吴王(刘濞,汉高祖刘邦侄儿,他利用特权,私自铸钱、煮盐,并培植党羽,扩张势力)骄日久,国多奸。今苟欲劾(hé核,揭发罪行)治,彼不上书告君,即利剑刺君矣。南方卑湿,君能日饮,毋何,时说(shuì税,劝说)王曰毋反而已。如此幸得脱。’盎用种之计,吴王厚遇盎。”

【例句】:

宋·苏轼《次韵子由·椰子冠》:“天教日饮欲全丝,美酒生林不待仪。” 宋·陈师道《次韵晁无咎除日述怀》:“袁酒无何饮,陶琴不具弦。” 宋·辛弃疾《玉蝴蝶·叔高书来戒酒》:“算从来人是行乐,休更说日饮亡何。” 清·钱谦益《春夜读汉书》:“且学袁丝能日饮,牖城瘴海共沉酣。”


【典源】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袁盎) 徙为吴相,辞行,(袁) 种谓盎曰:‘吴王骄日久,国多奸。今苟欲劾治,彼不上书告君,即利剑刺君矣。南方卑温,君能日饮,毋何,时说王曰毋反而已。如此幸得脱。’盎用种之计,吴王厚遇盎。”《汉书·爰盎传》亦载,“袁盎”作“爱盎”,“毋何”作“亡何”。

【今译】 汉代袁 (爰) 盎 (字丝) 调任吴国相,吴王骄横跋扈,图谋不轨,他辞行时,其兄子袁种对他说:“吴王骄横日久,国中奸人很多。现在您去了如果想彻底治理,他不是上书告您,就是派刺客暗杀您了。南方潮湿,您能天天饮酒,不管闲事,只劝告吴王勿反就可以了。这样也许还安全些。”袁盎依计而行,吴王很优待他。

【释义】后以此典指饮酒避事,免除是非。

【典形】 日饮、日饮亡何、袁酒、袁丝日饮、无何日饮、日饮无何、日饮对袁丝。

【示例】

〔日饮〕 宋·苏轼《次韵子由·椰子冠》:“天教日饮欲全丝,美酒生林不待仪。”

〔日饮亡何〕 宋·辛弃疾《玉蝴蝶·叔高书来戒酒》:“算从来人是行乐,休更说日饮亡何。”

〔袁酒〕 宋·陈师道《次韵晁无咎除日述怀》:“袁酒无何饮,陶琴不具弦。”

〔袁丝日饮〕 清·钱谦益《春夜读汉书》:“且学袁丝能日饮,牖城瘴海共沉酣。”


猜你喜欢

  • 厉兵秣马

    厉兵,磨砺兵器。秣马,喂饱战马。厉兵秣马,形容作好战斗准备。公元前627年,晋文公死后,秦穆公欲称霸中原。恰在此时,帮助郑国戍守的三员秦军将领派人报告郑国无备,要求他派遣军队,里应外合,灭掉郑国。于是

  • 鸟尽弓藏

    《淮南子.说林训》:“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强弩藏。”《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文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

  • 破镜重归

    同“破镜重圆”。《聊斋志异.细侯》:“破镜重归,盟心不改,义实可嘉。”见“破镜重圆”。《聊斋志异·细侯》:“~,盟心不改,义实可嘉。”【词语破镜重归】  成语:破镜重归

  • 汉祖风

    同“大风歌”。唐玄宗《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诗:“不学刘琨舞,先歌汉祖《风》。”【词语汉祖风】   汉语大词典:汉祖风

  • 一举冲霄

    同“一鸣惊人”。元耶律楚材《和冲霄韵》:“一举冲霄知有日,垂天万里看鹏程。”

  • 鸿陆

    源见“鸿渐”。指高位。北周庾信《小园赋》:“不雪雁门之踦,先念鸿陆之远。”《全唐文》卷九九四《珍州荣德县丞梁君墓志铭》:“鸿陆初渐,龙门早升。”《诗.豳风.九罭》:“鸿飞遵陆,公归不复,于女信宿。”毛

  • 聚米量沙

    源见“伏波聚米”、“唱筹量沙”。比喻运筹决策。明周履靖《锦笺记.赴闽》:“爹爹,还愁你超乘穿杨,耗力疲形;聚米量沙,竭虑劳神。”

  • 燕昭市骨

    同“燕昭市骏”。《南史.郑鲜之传》:“昔叶公好龙而真龙见,燕昭市骨而骏足至。”【词语燕昭市骨】  成语:燕昭市骨

  • 飞仙舄

    源见“王乔凫舄”。指做官。明何景明《东海太守行赠徐以敬》诗:“兄飞仙舄宰王畿,弟握侯符长干里。”

  • 扪虱剧谈

    同“扪虱而谈”。林之夏《高轩过》诗:“扪虱剧谈当世事,竟倾江左管夷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