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被发缨冠

被发缨冠

借指急于救助他人。严复《救亡决论》: “此种举动,岂英之前人曾受黑番何项德泽,不然, 何被发缨冠如此耶?” ●《孟子·离娄下》: “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被: 同 “披”。缨: 系帽带。孟子认为假如有同屋之人相斗殴,君子会来不及束发,来不及系帽带,便勿勿前往救人。


并列 被,通“披”。缨,帽带子。来不及束发和系上帽带子。形容匆忙急迫不及整束。语出《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严复《救亡决论》:“此种举动,岂英之前人曾受黑番何项德泽,不然,何~如此耶?”△褒义。多用于急于救难方面。→急人之难 ↔袖手旁观。 也作“披发缨冠”、“缨冠被发”。


【词语被发缨冠】  成语:被发缨冠汉语词典:被发缨冠

猜你喜欢

  • 棘寺

    大理寺的别称。大理寺是掌刑法之官。传说古代听讼断狱都在槐树棘木之下,因此称司法机关为“槐宫棘寺。”《旧唐书.刑法志》:“古者断狱,必讯于三槐九棘之官。”宋代祝穆《事文类聚》:“大理称棘寺,卿为棘卿。”

  • 水置座右

    表示心如止水,知足无求。出自唐孔若思的事迹。孔若思(?-729年),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以学行知名。一次,有人送给他几卷褚遂良的墨迹,他只留下了其中一卷。赠者对他说:“此书现在极为世人所重,价

  • 沈炼射奸

    明代沈炼(1507-1557年),字纯甫,号青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嘉靖进士。历任溧阳、茌平知县,锦衣卫经历。其为人刚直,嫉恶如仇。俺答进犯京师的时候,他上疏弹劾严嵩,列出严嵩的十大罪状,被廷杖数

  • 千日睡

    同“千日醉”。陶牧《戏叠剑华韵》:“醉后不辞千日睡,酒中幸得一时名。”

  • 乌衣子弟

    《世说新语.雅量》梁.刘孝标注引《丹阳记》:“乌衣之起,吴时乌衣营处所也,江左初立,琅邪诸王所居。”南京秦淮河南有乌衣巷,东晋时王导、谢安诸贵族世家皆居住于此。后来以“乌衣子弟”称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又

  • 张京兆

    张敞字子高,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先后任豫州刺史、太中大夫、山阳太守、胶东相,后为京兆尹。汉宣帝时,京兆尹职数易人,均不称职。当时长安社会治安很不安定,盗窃案件屡屡发生,商人们都很忧虑。宣帝询问新

  • 爱毛反裘

    汉刘向《新序.杂事二》:“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后因以“爱毛反裘”比喻愚昧不辨本末。《魏书.高祖纪上》:

  • 夜行被绣

    同“衣绣夜行”。汉苏武《报李陵书》:“语曰:夜行被绣,不足为荣。”述补 被,通“披”。穿,披挂。身穿锦绣衣服在夜间行走。比喻虽富贵显达,却不为人所知。语本《史记·项羽本纪》:“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

  • 窥宋墙头

    同“窥宋东墙”。凌景坚《老友某君与邻女名靓文者私缔盟誓三年于兹为女之兄嫂所妒讼累匝月卒谐好事赋此贺之》诗:“窥宋墙头秋复春,三年啮臂证良姻。”

  • 志广才疏

    犹志大才疏。宋 李纲《奏陈利害札子》:“今浚之罪乃在于志广才疏,力小任重,不能谘诹良策,而专于自用。”见“志大才疏”。《喻世明言》卷21:“刘汉宏为人~,这一席话,正投其机,以手抚沈苛之背,连声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