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七星镇

七星镇

北宋熙宁六年(1073)改七星砦置,属安化县。即今湖南涟源市东北五十八里七星街。


(1)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山区东部。面积145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七星村,人口2310。因七星河得名。1956年设七星乡,1958年改公社,1985年置镇。产玉米、大豆、小麦等。有农机修造、建材等厂。有公路通市区。(2)在广东省封开县东南部。面积261平方千米。人口5000。镇人民政府驻七星街,人口2300。因境内有七星岩顶而得名。原属渔涝公社,1965年析置七星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撤区置镇。地处七星山山地。林木茂盛,东南部设有黑石顶自然保护区。林产木材、松脂、冬菇、木耳和蜂蜜,农产稻、木薯、生姜等。有锯板、造纸、硅铁等厂。河莫公路经此。(3)在重庆市梁平县西部。面积33.1平方千米。人口1.1万。镇人民政府驻李唐坝,人口1500。因镇东有七座山丘如“七星北斗”而得名。1919年建七星场,1955年置七星乡。1966年为竹园公社。1981年复七星乡,1992年置镇。产稻、玉米、小麦、薯类。工艺竹编为特产。有采煤、水泥等厂矿。公路东接川鄂公路。


猜你喜欢

  • 漓湘

    今湖南湘水上源于今广西兴安县与漓水合流后称漓湘。与蒸湘、潇湘合称为三湘。湘水上源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与漓水合后称漓湘。与蒸湘、潇湘合称“三湘”。

  • 八百媳妇土司

    在今缅甸掸邦东部,萨尔温江以东、湄公河以西地区。相传其部长有妻八百,各领一寨,故名。元泰定四年(1327)以其部分地区设置蒙庆宣慰司,至顺二年(1331)改置八百等处宣慰使司统辖全境。明洪武时改置八百

  • 新野郡

    ①西晋永宁元年 (301) 置,治所在新野县 (今河南新野县)。辖境相当今河南邓州、信阳二市与新野、唐河、桐柏、信阳等县及湖北随州、枣阳、广水等市地。南朝宋辖境缩小。北魏太和二十二年 (498) 移治

  • 恩阳县

    ①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义阳县置,属巴州。治所在今四川巴中市西南六十里恩阳镇。大业初属清化郡。唐武德初复属巴州。贞观十七年 (643)废。万岁通天元年 (696) 复置。天宝初属清化郡。乾元初复

  • 推河

    即今蒙古国巴彦洪戈尔省图音河。《清一统志·喀尔喀》: 推河 “发源杭爱山南,两旁会六小水,南流三百余里,注于鄂罗克泊”。

  • 郎噶池

    一名兰加克湖或兰嘎错。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北拉昂错。《清一统志 ·西藏》: 郎噶池“在达克喇城北一百七十里,冈底斯山西南三十四里。池广三百余里。从马品木达赖池水西流,汇为此池;又自池西流出,为狼楚河

  • 云南布政使司

    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治所在云南府(即今云南昆明市)。辖境约当今云南省(滇东北属四川)及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的部分地区。清代改置云南省。见“云南省”。

  • 上店镇

    ①即今山西平遥县东南上店村。《清一统志·汾州府》:上店镇“在平遥县东南六十里”。②在今河南汝阳县西南十三里上店村。旧属伊阳县。明置巡司于此。在河南省汝阳县中西部、汝河南岸。面积52平方千米。人口3.7

  • 白壁寨

    北宋置,属隰州温泉县。在今山西隰县北。

  • 苏寨山

    在今河南舞阳县西。《方舆纪要》卷51舞阳县:“县西有苏寨山。《邑志》云:水源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