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万里桥

万里桥

①亦名笃泉桥。战国秦建于检江上,即今四川成都市南跨南河之南门大桥。《元和志》卷31成都县:“万里桥架大江水,在县南八里。蜀使费祎聘吴,诸葛亮祖之,祎叹曰:万里之路,始于此桥。因以为名”;刘光祖《万里桥记》:“今罗城南门外……古今相传,孔明于此送吴使张温,此水下扬州万里,后因以为名。”唐著名诗人岑参《万里桥》诗云:“成都与维扬,相去万里地。沧江东流疾,帆去如鸟翅。楚客过此桥, 东看尽垂泪。”今桥为清康熙五年(1666)重建。《清一统志·成都府二》 石桥“高三丈,宽半之,长十余丈”。

②唐建,在今广西兴安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7桂林府兴安县“唐家铺”条下:“白云驿在县东北漓江上,驿南有万里桥,漓江所经也。”《清一统志·桂林府二》:万里桥“在兴安县东北一里漓江上。唐李渤建。明洪武时修”。


(1)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灵渠上。据《广西通志》载,为唐李渤任桂管观察使时所建。历代屡有修葺,建国后进行了重修。桥为虹式单拱,长 14.55 米,宽6.05米,拱高4.55米,有条石桥栏,宽0.4米,高0.35米,栏有题刻。桥头南端有踏跺10级,北端12级。1985年修复八柱四坡琉璃瓦顶桥亭。古为往来南北必经之地,由此到西安,路程有万里,称万里桥,是广西最古的一座石桥。 (2)在四川省成都市南锦江上。是古时乘舟东航起程处。三国时蜀费祎使吴,诸葛亮饯行于此。祎叹曰:“万里之行,始于此桥。”桥由是得名。《资治通鉴》五代梁贞明六年(920年),“蜀主作高祖原庙于万里桥”,即此。杜甫《狂夫》诗有“万里桥西一草堂”。唐张籍《成都曲》有对当年附近市容的描绘:“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汉、唐旧桥已不复存,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重建,乾隆、光绪年间两次修葺,为七孔石砌拱桥。现已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系市区南行主道。桥东之锦江北岸,近年又辟滨江公园,花木葱郁,景色宜人。


猜你喜欢

  • 王范镇

    即今河南洛宁县西王范回族镇。民国《洛宁县志》卷1:“王范镇,在城西五里。”民国时繁盛过于县城。

  • 茂山卫

    在今河北易县南。明景泰元年 (1450) 由保定府 (今保定市) 移于此。

  • 清丘县

    ①即清阴县。北魏置,在今河南正阳县南。②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许昌县置,属汝阴郡。治所在今安徽阜阳市东南口孜镇北古城孜。《方舆纪要》 卷 21 颍州: 清丘城,“ 《志》 云: 城在颍水北岸,旁

  • 长广郡

    东汉建安初置,治所在长广县(今山东莱阳市东五十里)。旋废。西晋咸宁三年(277)复置,属青州。治所在不其县(今山东青岛市北)。辖境相当今山东青岛、莱阳、莱西、即墨诸市及海阳县地。北魏移治胶东城(今山东

  • 咘桑泉

    在今广西德保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11镇安府: 咘桑泉 “在府西北八十里。亦有灌溉之利”。

  • 临潢县

    辽天赞初置,为上京、临潢府治。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 (上京城遗址)。《辽史·地理志》 临潢县: 太祖 “南攻燕、蓟,以所俘人户散居潢水之北,县临潢水,故以名”。元废。契丹天赞初置,治今内蒙古

  • 杨梅关

    明置,属义宁县。在今广西临桂县西北五通镇东南杨梅村。《清一统志·桂林府一》:杨梅关“在义宁县东十五里,接临桂县界。山势崎岖,中通一路,为义宁县之门户”。

  • 兰泉县

    北宋崇宁三年(1104)置,为兰州治。治所即今甘肃兰州市。金省入兰州。古县名。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置,治今甘肃省兰州市。属兰州。金废。

  • 足滩堡

    在今广西昭平县西北桂江东岸续滩。《方舆纪要》卷107平乐县“广运堡”条下:“足滩堡在府江东岸,距府城九十里。正德二年置城于此。有门三,寻圯。万历三十年复修筑。”

  • 诃陵

    即阇婆国。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苏门答腊岛。《新唐书·南蛮传下》:“诃陵,亦曰社婆,曰阇婆,在南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