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元镇

三元镇

本沙县地,即今福建三明市西南三元区。1938年设三元特种区。


(1)在安徽省芜湖县东南部。面积63.8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蒲塘,人口480。镇以境内兰山北的三元冲而得名。相传此地曾有过三名状元,故名。原属宣城县。1956年分置三元三乡,1961年设三元公社。1971年改属芜湖县。1984年复三元乡,1998年置镇。主产稻、小麦、油菜籽、甘薯、烟叶等。省属九连山茶场驻此。皖赣铁路、芜屯公路经此。(2)在重庆市丰都县西北部。面积72.3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滩山坝,人口870。原余姓人分别在上元、罗家、滩山坝兴场,故称三元。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仁寿乡。1934年建三元乡,1946年合并乡镇后仍为三元乡。1949年又恢复小乡制。1958年成立三元公社,1984年复建乡。1992年三元、乐家二乡合并置镇。产稻、玉米、小麦、柑橘、蚕茧。有酿酒、化肥、粮油加工等厂。丰垫公路贯通全境。(3)在四川省三台县东北部。面积72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三元,人口 2500。1950年为三元乡,1958年为公社,1984年复为乡,1989年置镇。1992年芦桥乡并入。矿产有石油。有缫丝、机砖、面粉、地毯、预制件等厂。为农副产品集散地。唐巴公路经此。(4)在贵州省龙里县东部、水桥河(三元河)中游、营顶观北麓。面积63平方千米。人口9650。镇人民政府驻三元村,人口2560。清初修建三元河大石桥,三次始成,故称“三元”。1953年建三元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镇。产油菜籽、烤烟。湘黔、黔桂两铁路并行经此。公路通贵鲇公路。(5)在陕西省镇巴县西南部。面积282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道角,人口1010。清初民居尹家河三个圆坝处,称三元坝。1949年设三元坝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设三元乡,1985年置镇。产稻、玉米、小麦及生漆、油桐、核桃。矿产有煤、石膏。有公路通西万公路。


猜你喜欢

  • 慢水寨

    北宋初置,属辰州。在今湖南沅陵县西。熙宁七年 (1074) 废。《方舆纪要》 卷81沅陵县 “会溪镇砦” 条下: 慢水寨,“ 《志》 云: 慢水即酉溪别名也”。

  • 通西府

    元大德元年 (1297) 于蒙阳甸置通西军民总管府,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缅甸掸邦北部孟音。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后废。

  • 桐源山

    又名白石山、太首山。即今安徽广德县西南八十里太山。为桐水发源地。《寰宇记》 卷103广德县: 桐源山 “在县南八十里。按 《左传》: 鲁哀公十五年夏,楚子西、子期伐吴,及桐汭。杜注云,广德县西南有桐水

  • 伊吾卢

    简称伊吾。在今新疆哈密市西北四堡。为匈奴呼衍王庭。《后汉书·西域传》:“伊吾地宜五谷、桑麻、蒲萄。其北又有柳中,皆膏腴之地。故汉常与匈奴争车师、伊吾,以制西域。”简称伊吾。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

  • 杉洋镇

    即今福建古田县东杉洋。《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古田县:杉洋镇在“县东四十里。有巡司,洪武十二年(1379)建。《志》云,杉洋地出银坑,多矿盗,旧设捕盗馆并郡司马分驻于此”。在福建省古田县东部、龙舞溪两

  • 九薮

    古泽薮的总称。《周礼·职方》谓指扬州的具区、荆州的云梦、豫州的圃田、青州的望诸、兖州的大野、雍州的弦蒲、幽州的貕养、冀州的杨纡、并州的昭馀祁;《吕氏春秋·有始览》指吴的具区、楚的云梦、秦的阳华、晋的大

  • 山嘴汛

    在今广西柳城县东太平镇南山咀村。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柳城县图:东北有山嘴汛,有外委驻防。

  • 兜茅山寨

    在今湖北蕲春县南。《方舆纪要》 卷76蕲州: 兜矛山寨在 “州东北十里。元末兵乱,土人立寨于此”。

  • 昭西陵

    在今河北遵化市马兰峪西清东陵陵区大红门外东侧。是太宗皇太极孝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寝。孝庄原是太宗之妃,在顺、康两朝参预政事多年,是清初颇有政绩和影响的人物。康熙二十七年(1688) 卒,棺椁停放在东

  • 鸭岛

    即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北鸽岛。明 《云台山志》 作 “鸭岛”。清嘉庆 《海州直隶州志》 卷11 引《崔志》: 鸭岛 “俗呼鸽子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