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巴

三巴

①东汉末益州牧刘璋分巴郡为永宁、固陵、巴三郡。建安六年(201)改固陵为巴东,改巴郡为巴西,改永宁为巴郡,合称三巴。相当今四川嘉陵江和綦江流域以东大部分地区。南朝宋泰始五年(469)以益州之巴郡、巴西、梓潼,荆州之巴东、建平五郡置三巴校尉,治所在白帝城(今四川奉节县东十里)。《南齐书·州郡》:“三峡险隘,山亦寇贼,议立三巴校尉以镇之。”

②即三纳拉巴。今西藏比如县东南白嘎区那如乡驻地色那贡巴。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18载:“西番(藏)语:三谓姓,即三纳拉巴。旧有姓三纳巴者居之,故名。”


东汉兴平二年(195年)益州牧刘璋分巴郡为三:以垫江(今重庆合川市)以上为巴郡,治安汉(今四川南充市);江州至临江为永宁郡,治江州(今重庆市区);朐忍至鱼复为固陵郡,治鱼复(今重庆奉节县东)。建安六年(201年),改永宁为巴郡,固陵为巴东郡,巴郡为巴西郡,是为三巴。


猜你喜欢

  • 白涧镇

    即今陕西凤县东北龙口镇。《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二年(955),蜀将李廷珪“遣骑兵出斜谷,屯白涧”,即此。《九域志》卷3:凤州梁泉县有白涧镇。古镇名。即白涧城。在今陕西省凤县东北。《资治通鉴》:五代周

  • 雍和宫

    清康熙三十三年 (1694) 建,在今北京东城区雍和宫大街东侧。最初是雍亲王府,为胤祯即位前的府邸。雍正三年 (1725) 改名雍和宫。十三年(1735) 因停放胤祯灵柩,将宫内主要建筑改易黄瓦,并立

  • 卢溪郡

    唐天宝元年(742)改辰州置,治所在沅陵县(今湖南沅陵县)。辖境相当今湖南沅陵、泸溪、辰溪、溆浦等县及吉首市地。乾元元年(758)复改辰州。

  • 三条岭

    在今四川万源市北。《方舆纪要》卷69太平县:三条岭“在县治北二里”。

  • 建平站

    元置,为水站。在今湖北秭归县旧秭归城(长江北岸)。明改为建平驿。元置,水站。在今湖北省秭归县东南。明改称驿。

  • 广泽

    即今蒙古国西南巴彦洪戈尔省图音河注入之鄂罗克湖。《魏书·蠕蠕传》:太平真君十年(449),拓拔焘亲征柔然,高凉王那与吐贺真激战,吐贺真“弃辎重,逾穹隆岭远遁。那收其辎重,引军还,与车驾会于广泽”。

  • 宁远安抚司

    五代后蜀置,属雅州。治所在今四川道孚县东南协德乡。元改为宣抚司,属吐蕃等处宣慰司。明改置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

  • 偃武县

    唐武德 三年 (620) 置,属榆州。治所在今山西榆社县南 三十二里魏城村。六年 (623)废。古县名。唐武德三年(620年)置,治今山西省榆社县南魏城。属榆州。六年省。

  • 独流镇

    又名独流口。即今天津市静海县北独流镇。北宋于此设寨。《元丰九域志》 卷2: 乾宁军有“独流北” 寨。清于此设独流镇巡司。清末太平军将领林凤祥、李开芳北伐,与清军激战于此。在天津市静海县北部、南运河西岸

  • 卑南县

    清光绪十八年 (1892) 置,属台湾省。治所即今台东县。光绪二十一年 (1895) 被日本侵占。古旧县名。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改卑南厅置,治今台湾省台东县西北卑南乡。属台东州。1945年并入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