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恒农郡
北魏太和中置,治所在西城县(今河南内乡县西北)。西魏改为武关郡。
北魏太和中置,治今河南省内乡县境。辖境不详。西魏改为武关县。
北魏太和中置,治所在西城县(今河南内乡县西北)。西魏改为武关郡。
北魏太和中置,治今河南省内乡县境。辖境不详。西魏改为武关县。
北宋咸平四年(1001)分西川路置,治所在利州(今四川广元市)。皇祐三年(1051)移治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市)辖境相当今四川营山、南部以北,通江、平昌以西,平武、梓潼以东地区和陕西秦岭以南,子午河、星
即今江西湖口县东南西洋桥村。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3九江府湖口县:东南有西洋桥。
①又名巴山、临川山。在今江西崇仁县西南。清光绪 《江西通志》 卷52抚州府: 相山,本名临川山,南宋“绍兴中,县令孙懋避 (栾) 巴讳,以巴尝迁沛相,改今名”。②在今安徽淮北市西北。相传东汉桓谭曾藏书
即凫山。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五十二里。《魏书·地形志》: 高平郡高平有承雀山。《元和志》卷10作 “承注山”,《寰宇记》 卷14、《元丰九域志》卷1均作 “承匡山”。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4谓皆“承
唐代通海城路上的要站。在今云南蒙自县东南十四里新安所。
①西汉太初元年 (前104) 改右内史置,属司隶校尉部。分原右内史东半部为其辖区,职掌相当于郡太守。因地属畿辅,故不称郡,为三辅之一。宋敏求 《长安志》 卷2引 《三辅决录注》 曰: “京,大也。天子
解放战争时期在粤中地区的革命游击区。范围包括广东新会、鹤山、高明、高要、开平、恩平、阳江、阳春及新兴、罗定等地。1922年建立共青团和共产党支部。1944年成立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1949年8月成立粤
又称湓浦、湓江。即今江西九江市西龙开河。源出江西瑞昌市西南青山,东流径县南至九江市西,北流入长江。《寰宇记》 卷 111江州德化县:湓浦水,“按 《郡国志》 云,有人于此处洗铜盆,忽水暴涨,乃失盆,遂
即松江方塔。在今上海市松江县东方塔公园内。寺建于五代汉乾祐二年(949)。北宋熙宁至元祐间(1068—1094)建塔,砖木结构,九级方形,高42.5米。是江南古塔中保存原有构件较多的一座。后因年久失修
即今甘肃环县西北山城堡。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蒋介石不顾中国共产党一再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正确主张,继续调集重兵进行围攻。红军遵照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一方面对愿意抗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