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海滘站

东海滘站

元置,在今广东陆丰县东。明改为驿。《方舆纪要》卷103海丰县“南丰驿”条:“县东八十里又有东海滘驿。”


猜你喜欢

  • 巾水

    即今湖北京山县西南及天门市西北石河。《清一统志·安陆府》:巾水“《县志》:源出京山县之七宝山,南流名巾水河,又南名石家河,又南合杨水河,入三汊河”。

  • 沙门河

    即今河北沙河市南沙河。《资治通鉴》:唐光化三年(900)八月,“李嗣昭又败汴军于沙门河,进攻洺州”。胡三省注:“沙门河疑当作沙河,即邢州沙河县也。”

  • 淅川县

    ①北魏置,属淅川郡。治所在马蹬城 (今河南淅川县南丹江口水库中)。北周废。唐初复置,属淅州。贞观八年 (634) 废。五代梁复置,属邓州。元初废。明成化六年 (1470) 复置,属邓州。徙治今淅川县西

  • 东汤泉

    在今湖北英山县东南。《方舆纪要》卷28英山县:东汤泉在“县东南三里许,平地石中涌出。县西南三里, 又有西汤泉, 居民俱引以溉田”。

  • 龙和城

    唐南诏置,属拓东节度。在今云南禄丰县东南二十九里腰站。宋大理废。在今云南省禄丰县东南白家洼附近,一说今禄丰县东南腰站。唐代西爨重城,“自曲州、靖州西南昆川、曲轭、晋宁、喻献、安宁距龙和城,通谓之西爨白

  • 刑马山

    在今甘肃天水市西九十里。《水经·渭水注》:苗谷水“南出刑马山”,即此。

  • 景福院

    南宋绍兴间建,在今四川三台县南九十里景福镇。

  • 大商遗址

    在今山东惠民县东北二十一里何坊乡大商村西南。是一处原始社会氏族部落居住遗址。1972年发现。南北长250米,东西宽100米,文化层厚2米。已暴出地面的文物十余件,有近仰韶文化晚期的素面陶、彩陶和龙山文

  • 黄安岭口

    即今河北平山县西塔崖乡西黄安村。《清一统志·正定府二》: 黄安岭口 “在平山县西南一百四十里,南黑山南。……明正统十年筑城置戍”。

  • 白田坝

    ①即今四川广元市西南赤化镇。东晋为益昌县治。1935年川陕革命根据地在此置赤化县。②即今贵州遵义市。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于此置遵义府及遵义县。《明史·地理志》 遵义府遵义县:“元播州总管。洪武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