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峰山
在今四川威远县西一百里。《方舆纪要》卷72威远县:中峰山“山峰高耸,与资县分界”。
在今四川威远县西一百里。《方舆纪要》卷72威远县:中峰山“山峰高耸,与资县分界”。
北魏正始中置,属广业郡。治所在今甘肃徽县西北伏家镇。后废为栗亭镇。杜甫 《发秦州》 诗云: “栗亭名更佳,下有良田畴。” 五代唐清泰三年 (936) 复置,属成州。元至元中省入徽州。古县名。北魏正始年
在今河北赵县。《方舆纪要》 卷14赵州: “望台在州治东南,一名望汉台。《志》 云: 东汉初,耿纯筑此,以望光武。高七寻,延袤二百八十尺,台西有占井,即筑台时所留。”
清乾隆九年(1744)置,属西宁府。治所在摆羊戎(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清一统志·西宁府二》:巴燕戎格厅“其地番回杂居,水草丰美,可垦荒地四十余里。九年增设通判分驻”。1913年改为巴戎县。
一名山。 又名龙头山。 在今湖南江永县东五里。《方舆纪要》 卷81永明县: 限山,“ 《志》 云:自都庞岭分支三十里,过县治后,东南隔潇水,若城墉之限。往时路沿山下,寻圮于江。江溢时,
即今陕西留坝县治。清嘉庆十三年(1808)留坝厅徙治太平岭,即此。(1)古山名。在今浙江省瑞安市县。清同治元年(1862年)秦如虎镇压太平军进据于此。(2)今山名。又称穆棱窝集岭。在黑龙江省东南部,延
涡水入淮处。在今安徽怀远县东北。《晋书·武帝纪》: 泰始六年 (270),“吴将丁奉入涡口,扬州刺史牵弘击走之”。即此。(涡guō) 今安徽省怀远县东北、涡河入淮之口。魏晋以来为南北水运交通要隘。《资
一作雅布泉。清光绪年间改库森塔斯浑台置,即今新疆疏勒县南牙甫泉镇。旧为疏勒三市镇之一。
明置,在今贵州福泉县东南二十里。《明史·地理志》 平越府:“东南有羊场关。”《清一统志·平越州》:羊场关“以羊场河得名”。
在今广东汕头市西南浔洄。《方舆纪要》卷103澄海县: 浔洄山在 “县西五十里,突起海中,接潮阳县界”。又 《清一统志· 潮州府》: 浔洄山“在潮阳县北十里揭阳水中,一名巡梅山。有林二翁穴,在山后薮泽中
指今安徽当涂县西南长江岸边东、西梁山一带。《左传》:昭公十七年(前525),“吴伐楚,……战于长岸”,即此。指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南长江沿岸一带。《左传》昭公十七年(前525年):吴伐楚,“战于长岸”,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