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良郡
北魏改乐浪郡置,属营州。治所在连城(今辽宁义县)。辖境相当今辽宁义县地。后废。
北魏正光末置,治今辽宁省义县。东魏兴和二年(540年)移至永乐县(治今河北满城县西北)。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改为昌黎郡。
北魏改乐浪郡置,属营州。治所在连城(今辽宁义县)。辖境相当今辽宁义县地。后废。
北魏正光末置,治今辽宁省义县。东魏兴和二年(540年)移至永乐县(治今河北满城县西北)。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改为昌黎郡。
即今广东南海市东北盐步镇。明、清置神安巡司于此。
又名宋国。东汉建初四年(79)改新郪县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安徽太和县北六十里倪丘镇附近。三国魏改为宋县。
即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兴文河。《寰宇记》卷88江安县: “悦州江水从戎州部落悦州流下县界。”
又作大防岭。即大房山。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资治通鉴》:五代梁贞明三年(917)八月,晋李存审等率兵“自易州北行,庚子,逾大房岭”,即此。即“大房山”。
在今广东化州市东南三丫村。清光绪《高州府志》卷10化州:三丫在“州东三十里”。
即今海南省文昌县东南清澜港。《方舆纪要》 卷105文昌县: 清澜港 “在县东南三十里。源出县东下场溪西,二处合流,至此与海潮相会而成港”。明置千户所于此。在今海南省文昌市清澜南。清于此设海口协把总防守
北宋熙宁六年 (1073) 置,属武冈县。即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明于此置巡司。弘治十七年(1504) 改置城步县。
①又名白水山。在今辽宁瓦房店市西。《新唐书·高丽传》: 唐咸亨二年 (671),高丽酋长钳牟岑叛,诏高侃、李谨行讨之,“破叛兵于安市,又败之泉山”。即此。②一名大罗山。在今浙江温州市东南约三十里瓯江南
1914年改清平县置,属贵州黔中道。治所即今贵州凯里市西北炉山镇。1920年直属贵州省。1952年改置炉山苗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炉山自治县,迁治凯里镇 (今凯里市)。1956年改为炉山县。1958
在今河南陕县东北黄河中三门山。王翰《游三门记》:“砥柱在陕州东五十里黄河中。循河至三门,中曰神门,南曰鬼门,北曰人门。水行其间,声激如雷,而鬼门尤为险恶。舟筏一入,鲜有得脱。三门之广,约二十尺。其东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