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保德州

保德州

金大定二十二年 (1182) 改保德军置,治所在保德县 (今山西保德县)。元属冀宁路。明属太原府,洪武七年 (1374) 降为县,九年 (1376)复升保德州。清雍正二年 (1724) 升为直隶州。辖境相当今山西保德、河曲、兴县地。1912年改保德县。


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以保德军改置,治保德县(即今县)。属河东北路。元属冀宁路。明洪武七年(1374年)降为县,九年复为州。属太原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为直隶州,辖境约当今山西省河曲、保德2县。1912年废,改本州为县。因地迫临黄河,宋、明为西北冲要。


猜你喜欢

  • 佛堂门汛

    清置,属大鹏营。在今香港东佛堂洲。有把总驻防。

  • 戾陵堰

    三国魏嘉平二年 (250) 刘靖主持修建,在今北京市西石景山区永定河上,引水入车箱渠东注高梁河。 《水经·鲍邱水注》: 高梁水 “首受㶟水于戾陵堰,水北有梁山,山有燕刺王旦之陵,故以戾陵

  • 清川县

    唐天宝元年 (742) 改马盘县置,属江油郡。治所在今四川青川县西南青溪镇。乾元初属龙州。南宋端平三年 (1236) 废。元初复置,至元二十二年 (1285) 废入龙州。明洪武四年 (1371) 改为

  • 解水

    又名蟹河。即今安徽固镇县南澥河。源出安徽濉溪县南,东流至固镇县东南入浍河。《水经·淮水注》: 解水 “上承 (谷阳) 县西南解塘,东北流径谷阳城南……又东北流注于涣 (浍河)”。

  • 水道集

    即今山东烟台市东南水道镇。旧属牟平县。民国《牟平县志》卷3:水道集“在县(治今宁海镇)南六十里”水道镇。

  • 黄蓬阱 (穽)

    又名南宁城。在今云南牟定县南。《方舆纪要》 卷116楚雄府定远县: 南宁城 “在县南,地名黄蓬穽。《滇志》: 宋绍圣中段氏臣高昇泰专国政,命云南些么酋徙民三百户于黄蓬穽。元初立黄蓬穽百户,至元十二年改

  • 周泥驿

    在今贵州毕节市西六十里。《方舆纪要》卷123毕节卫: 周泥驿 “周泥站亦置于此。有小城,设兵戍守”。

  • 徐渠州

    唐天宝前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宝兴县境。后废。

  • 罗川城

    在今湖北宜城市西二十里。《水经·沔水注》: 夷水 “历宜城西山,谓之夷溪。又东南径罗川城,故罗国也”。

  • 绥阳山

    在今贵州凤冈县西北三十里。《元和志》卷30绥阳县: 绥阳山 “在县北二十九里。县以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