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凤翔县

凤翔县

唐至德二年(757)改雍县置,与天兴县同为凤翔府治。治所即今陕西凤翔县。宝应元年(762)省入天兴县。金大定十九年(1179)复改天兴县为凤翔县,仍为凤翔府治。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


在陕西省西部、渭河平原西部。属宝鸡市。面积 1179 平方千米。人口50.7万。辖12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春秋时,秦德公元年(前677年)自平阳迁都雍城(在今城关镇南),至秦灵公(前424—前415)秦国于此为都二百五十多年。后为雍县。秦属内史,西汉属右扶风。北魏太延二年(436年)于县兼置平秦郡。太平真君十年(449年)于横水镇置横水县。太和十一年(487年)又于雍县兼置岐州。西魏改平秦郡为岐山郡。西魏、北周之世,废横水县。隋开皇元年(581年)州、郡移治今址,三年废郡存州。大业三年(607年)改岐州为扶风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郡为岐州。天宝元年(742年)复改州为扶风郡。至德元载(756年),以相传周初有凤鸟集鸣岐山,翱翔南飞,扶风郡改称凤翔郡;分雍县地设天兴县,并改雍县为凤翔县,二县同城而治,升郡为凤翔府。宝应元年(762年)省凤翔县入天兴县。北宋熙宁末至宣和末秦凤路治于凤翔府。金大定十九年(1179年)改天兴县为凤翔县;二十七年置凤翔路,治凤翔府。元初废凤翔路。1913年废府存县,1914年属关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41年迁治驻宝鸡。1949年属宝鸡分区,1950年属宝鸡专区,1956年直属省。1958年岐山、麟游二县并入凤翔县。1960年属宝鸡市。1961年以原域析出复设岐山、麟游二县,属宝鸡地区。1971年属宝鸡市。地处关中盆地、黄土高原过渡区。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麦、玉米为主。虢王镇为本省“秦川牛”基地之一。有酿酒、化工、建材、造纸、陶瓷、农机、木器、纺织等工业。特产西凤酒、木版年画、泥塑、剪纸、烟花纸炮、皂素、皂金漆器、西凤草提篮、草帽等。凤麟、凤千公路和西宝公路北线经此。名胜古迹有秦穆公墓、秦公陵园、雍城遗址和东湖公园等。


猜你喜欢

  • 平定山

    又名太平山、平顶山、品字山。在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南。民国《兴京县志》卷10:平定山“亦名品字山。以其极巅有水池三眼得名”。峰峦叠嶂,峭壁嶙峋,林谷清幽,为境内名胜。

  • 沙平寨

    亦作沙坪寨。即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沙坪镇)。《宋史·孝宗纪二》:南宋乾道六年(1170),“雅州沙平蛮寇边,焚碉门砦。四川制置使晁公武调兵讨之,失利”。《方舆纪要》73黎州守御千户所:砂坪砦“在所东

  • 范阳县

    ①秦置,属广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定兴县西南四十里固城镇。《汉书·地理志》: “应劭曰: 在范水之阳。” 故名。《史记·张耳陈余传》: 武信君“因使蒯通赐范阳令侯印”。即此。西汉属涿郡。更始三年 (25)

  • 绳桥守捉城

    唐置,属彭州。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四十里麻溪场。《方舆纪要》 卷67灌县 “羊灌田戍” 条下: “绳桥守捉城亦在县西,唐置。《志》 云:今县西四十里有金绳渡,即绳桥故址云。”

  • 飞云洞

    在今湖北黄石市东南狮子山。《舆地纪胜》卷33兴国军:飞云洞“在大冶回山之巅,三洞层出,上洞出云,中洞出水,下洞出风,其声如雷霆。唐元结尝读书于此,堂基犹在,洞中有元结像”。今为飞云公园。即“猗玗洞”。

  • 雅尔

    ①地区名。相当今哈萨克斯坦境内塔尔巴哈台以南,阿拉湖以北一带。清乾隆 《西域图志》 卷12: 雅尔 “在塔尔巴噶台西北二百里,旧为准噶尔伊克明阿特部游牧之所,车凌班珠尔之昂吉”。因中心地区为雅尔河流域

  • 归诚县

    ①唐武德四年(621)置,属林州。治所在今广西桂平县南。贞观七年(633)废。②唐垂拱二年(686)置,属悉州。治所在今四川黑水县东南。天宝初属归诚郡。乾元初复属悉州。广德后地入吐蕃。古县名。唐初置,

  • 青化镇

    北宋改青化堡置,属肤施县。即今陕西延安市东北青化砭镇。在陕西省岐山县东部。面积38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青化镇,人口 3430。明万历年间有村,清雍正《陕西通志》名青化镇。1949年设青

  • 八薮

    古代八个泽薮的总称。《汉书·严助传》:“以四海为境,九州为家,八薮为囿,江汉为池。”颜师古注:“八薮谓鲁有大野、晋有大陆、秦有杨纡、宋有孟诸、楚有云梦、吴越之间有具区、齐有海隅、郑有圃田。”又称八泽。

  • 阿用簇长官司

    亦作阿思簇长官司。明宣德十年(1435)置,属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东北大寨乡。《明史·四川土司传》:“四川巡按等奏:松潘卫所辖阿用等寨蛮寇,拥众万余,伤败官军,请讨之。”即此。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