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 (猛) 莽
明代属车里宣慰司。即今云南勐腊县西南六十八里勐满镇。傣语 “勐” 为地方,“莽” 为不像样子,意即不像样子的地方。因佛教传说得名。
明代属车里宣慰司。即今云南勐腊县西南六十八里勐满镇。傣语 “勐” 为地方,“莽” 为不像样子,意即不像样子的地方。因佛教传说得名。
明洪武二十年(1387)置,属镇海卫。治所即今福建诏安县东南玄钟。清顺治十四年(1657)废。地当东溪入海处,与西岸林洋相对,为诏安门户。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福建省诏安县东南玄钟。属镇海
南宋末筑。在今湖北钟祥市西南。《元史·伯颜传》: “郢在汉水北,以石为城。宋人又于汉水南筑新郢。横铁绳,锁战舰,密树樁木水中。”
清乾隆十八年(1753)设,属蒙古科布多。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乌布苏省乌布苏诺尔湖南。
隋大业八年 (612) 置,属下邳郡。治所即今江苏泗洪县西北重冈乡。《寰宇记》 卷16临淮县: “南重冈城,亦隋重冈县地也。……缘重冈山为名。” 隋末废。古县名。隋大业八年(612年)置,治今江苏省泗
①隋开皇九年(589)改武州置,治所在龙㯹县(今湖南黔阳县西南黔城镇)。以辰溪为名。后移治沅陵县(今湖南沅陵县)。辖境相当今湖南沅陵县以南沅水流域地。大业初改为沅陵郡,唐武德三年(620
即蒲矶山。今湖北蒲圻市西北赤壁山。
①即今广东从化市西南太平镇,南与广州市交界。清光绪《广州府志》卷69:从化县有“太平场墟”。②在今广东阳春市西大坪村。清雍正八年(1730)移罗苛巡司驻此,改名西山巡司。③俗名窑子坝。即今四川双流县东
即今广东电白县北七径镇。清道光《电白县志》卷8:七径墟“在县(今电城镇)西南八十二里”。
①在今河南新安县东。《水经·谷水注》:“谷水又东径函谷关南,东北流,皂涧水注之。水出新安县东南,流径毋邱兴墓东,又南径函谷关西。皂涧水又东流入于谷。”②一名黑涧水。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南。《水经·洛水注》
①在今天津市蓟县南。《方舆纪要》卷11蓟州:白龙港在“州南七十里,亦曰白龙江,绕桃花山下,泃河、沽河诸水皆汇焉。入宝坻县界亦名潮河,以河通潮汐也”。②在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原川沙县东北。为由县入海之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