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县
隋大业初改下密县置,属北海郡。治所即今山东潍坊市。唐属青州。宋为潍州治。明洪武元年(1368)省入潍州。
古县名。隋大业三年(607年)改下密县置,治今山东省潍坊市。属北海郡。唐以后为潍州治,明洪武初废入潍州。
隋大业初改下密县置,属北海郡。治所即今山东潍坊市。唐属青州。宋为潍州治。明洪武元年(1368)省入潍州。
古县名。隋大业三年(607年)改下密县置,治今山东省潍坊市。属北海郡。唐以后为潍州治,明洪武初废入潍州。
在今湖南浏阳市北七十里。《方舆纪要》卷80浏阳县:九溪洞“上合下开,路通往来,有九水绕流其前”。
唐天宝元年 (742) 改南平县置,属桂阳郡 (后属郴州)。治所在今湖南蓝山县东北古城村。《寰宇记》 卷117郴州蓝山县: “因县南蓝山为名也。”五代时移治今蓝山县。北宋属桂阳监。南宋属桂阳军。元属桂
①北魏孝昌中置,治所在白马城 (今山西临汾市)。辖境相当今山西临汾、霍州二市及洪洞、浮山、安泽、汾西等县地。建义元年 (528) 改晋州。②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肆州置,治所在下溠县 (今湖北随
元于南京万户府地置,故址在今吉林延吉市东十五里城子山古城。元 《析津志》 天下站名:“谋丹百一十 (里) 南京。” 清废。
俗称小堰门。南宋临安城东门之一。故址在今浙江杭州市候潮门与望江门之间。元末张士诚重修杭州城时拆除。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改嘉定府置,属四川行中书省。治所在龙游县 (今四川乐山市)。辖境相当今四川乐山、峨眉山、夹江: 犍为、洪雅、峨边、青神、彭山、眉山、邛崃、大邑、蒲江、丹棱、荣县、威远等市县
本名黄土山。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十八里。清《日下旧闻考》卷137引《大政记》:“永乐七年五月,营寿陵于北京昌平县东黄土山,封曰天寿山。”明十三个帝陵皆营建于此。在北京市昌平区北。原名黄土山,又名东山、东
原名清安寺。在今辽宁辽阳市白塔公园处。《清一统志·奉天府》:广佑寺“在辽阳州西门外。有白塔,俗呼白塔寺。本朝天聪九年敕修。康熙二十一年四月驾幸寺,赐袈裟,有御制广佑寺诗。寺周可二三里,门对千山,亦州之
俗称哈叭桥。在今北京市通县城东关外稍南北运河上。《清一统志·顺天府三》: 南薰桥“在通州东关外稍南通惠河上,为宝坻、香河大路”。
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南,西江北岸都乐圩。《清一统志·肇庆府》 “扶赖营” 条: “都乐营,明隆庆五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