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港镇
即今江苏射阳县北千秋乡。旧属阜宁县,初名下尖头港。1919年华成垦殖公司总部迁此,取“立业千秋”之义改今名。
即今江苏射阳县北千秋乡。旧属阜宁县,初名下尖头港。1919年华成垦殖公司总部迁此,取“立业千秋”之义改今名。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云南会泽县西南十里马鞍山麓乌龙幕。辖境约当今云南东川市、会泽县、巧家县及四川会东等县地。明洪武十五年(1382)废为府。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置
即枫桥。在今江苏苏州市阊门西枫桥镇东。宋周遵道 《豹隐纪谈》: “旧作封桥,后因唐张继诗,相承作枫。今天平寺藏经多唐人书,背有封桥常住字。”见“枫桥”。
南宋初州守马彦先筑,在今江西吉水县东北二十里。
在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北上允镇北。原属澜沧县,民国时于此置县佐。1944年底裁撤。
在今福建永定县南。《方舆纪要》卷98汀州府永定县:杨梅在“县南四十余里。高峻磅礴,盘亘数十里。多产杨梅”。
即今河南光山县西南三十二里文殊乡。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3:咸丰五年(1855)五月,清军攻克光山县城,“初九日,追至文殊寺”。
即今四川绵竹县东北之绵远河。《汉书·地理志》 绵竹县: “紫岩山,绵水所出。东至新都北入雒。” 《元和志》 卷31绵竹县: “绵水出县西北紫岩山。《蜀都赋》 ‘浸以绵、洛’ 谓此水也。蜀人称郫、繁曰膏
唐至五代著名青瓷窑之一。窑址原在浙江会稽山和曹娥江沿岸,后移至余姚上林湖 (今属慈溪)。宋代以后,龙泉青瓷兴起,越瓷才走向衰微。
①北宋元丰七年(1084)置,属融州。即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东北文村。后废。②即文溪寨。在今湖南会同县西南。《宋史·蛮夷二》:元祐二年(1087),“有杨晟台者,乘间寇文村堡”。即此。
亦名中陵川水。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南、清水河县西北之浑河。《水经·河水注》:树颓水“西南流,右合中陵川水。水出中陵县西南山下,北俗谓之大浴真山,水亦取名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