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丹州

南丹州

北宋开宝七年 (974) 置,为羁縻州,属宜州。治所在今广西南丹县西北月里乡东北巴峨村。大观元年 (1107) 改为观州,四年 (1110) 复为南丹州。元至元十三年 (1276) 升为南丹州溪峒安抚司。治所即今南丹县。明洪武七年 (1374) 复为南丹州,二十八年 (1395) 废,改设南丹卫。永乐二年(1404) 复置南丹州,属庆远府。民国初属广西柳江道。1924年改为南丹县。


北宋开宝七年(974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属宜州羁縻。大观元年(1107年)改为观州,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复名南丹州。元至正末为南丹州溪峒安抚司。明洪武七年(1374年)复置南丹州,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废,寻复置,属庆远府。1924年降为南丹县。


猜你喜欢

  • 阳刘镇

    即杨刘镇。今山东东阿县东北杨柳镇。

  • 五回县

    唐开元二十三年(735)置,属易州。治所在今河北易县西一百里。《元和志》卷18五回县:“在五回山东麓,因名之。”次年,迁治五公城(今易县西五十里)。唐末废。古县名。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置,治今河

  • 封门山

    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01封川县: 封门山 “在县 (今封川镇) 东北二十里。峰峦秀蔚,两崖如门”。

  • 吉阳溪

    即今福建建瓯市西北五十里吉阳河。《方舆纪要》卷97建宁府:吉阳溪“源出延平府顺昌县界,流入境。经叶坊驿口入于西溪”。

  • 羊八井宗

    又称羊井、杨八景、阳八井、羊经宗。治所在羊八井(今西藏当雄县西南羊八井镇)。清《西藏图考》卷4:“羊八井,一作阳巴井。”藏语意为宽阔、广严城。1960年并入当雄县。旁有羊八井曲,东南流入拉萨河。原西藏

  • 春秋楚地。当在今湖北枝城市南。《左传》: 文公十八年 (前611),“麋人率百濮聚于选,将伐楚”。即此。春秋楚地。确址不详,当在今湖北省宜都市南。《左传》文公十六年(前611年):“麇人率百濮聚于选,

  • 桐门

    春秋宋国都城北门。在今河南商丘县南。《左传》: 襄公十年 (前563) 六月,楚、郑 “围宋,门于桐门”。春秋宋国都城(在今河南商丘市南)北门。《左传》襄公十年(前563年):楚、郑围宋,“门于桐门”

  • 曾水

    在今湖北省丹江口市西。《水经·沔水注》:曾水 “导源 (武当) 县南武当山……发源山麓,径越山阴,东北流注于沔,谓之曾口”。

  • 米国

    亦名弥末、弥秣贺。古昭武诸国之一。都城在钵息德城(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东一百四十里喷赤干古城,一说在米马巴札尔)。《隋书·西域传》:米国“其城主姓昭武,康国王之支庶,字闭拙。都城方二里,胜兵数百人”

  • 阳遂

    在今陕西眉县或扶风县境之渭河北岸。《三国志·魏书·郭淮传》:青龙二年(234),诸葛亮由五丈原“盛兵西行,诸将皆谓欲攻西围,淮独以为此见形于西,欲使官兵重应之,必攻阳遂耳。其夜果攻阳遂,有备不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