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关镇

南关镇

①北宋置,在今山西武乡县西北八十五里南关村。其北十里祁县境内有北关,合称南北关。《宋史·姚古传》: “古进兵复隆德府、威胜军,扼南北关,与金人战。” 即此。

②在今河北永清县南关。清乾隆 《永清县志》 卷1: “由南门南三里至南关镇。”


(1)在山西省灵石县南部。面积255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南关,人口1.2万。古称阴地关,因位于冷泉关以南,故俗称南关。1949年属灵石县二区。1953年设南关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2001年仁义乡、西许乡、富家滩并入。地处汾河中游谷地。产小麦、谷子、玉米、高粱、蔬菜。有煤矿和发电、陶瓷、铸造、焦化等厂。同蒲铁路、108国道经此,为晋中、晋南之交通咽喉。(2)在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南部,部分辖区插入市区。面积31.5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南门关,人口 2560。因位于遵义古城南门外,故名。为遵义古关隘,名木来关,后改南门关。1952年置南关乡。1958年并入万里公社,1961年后置南关公社。1966年划遵义县金华、南山、长岗、镇隆四村并入。1991年以南关乡置镇。1997年改属红花岗区。为红花岗区南郊工矿区,有化工、钢绳、发电、水泥、丝织、铁合金等厂。马遵、贵崇公路在此交会。


猜你喜欢

  • 丁东水

    在今四川乐山市城内。《清一统志·嘉定府一》:方响洞“在乐山县儒学前东百步许。水从洞出,甃为大井,声若环佩,锵然有韵,旧名丁东水”。北宋黄庭坚改为方响洞,作诗云:“古人题作丁东水,自古丁东直至今。我为更

  • 湳定江

    即今越南北部之红河。南宋周去非 《岭外代答》 卷2安南国: “自邕州左江永平寨南行,入其境机榔县,过乌皮、桃花二小江,至湳定江,亦名富良江,凡四日至其国都,乃郭逵师所出也。”

  • 兖济铁路

    自今山东兖州至济宁。全长31.5公里。为津浦铁路支线。1911年动工修建,1912年建成。

  • 关头

    即白水关。在今四川青川县东北白水镇北。《三国志·蜀书·法正传》:“鱼复与关头,实为益州祸福之门。”指此。又《庞统传》:统曰,“杨怀、高沛,(刘)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即“白水关(1)”。

  • 朴县

    西汉置,属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古浪县东。《汉书·地理志》 注:“孟康曰, ‘音蒲环’。”西晋废。

  • 萝摩亭

    一名萝藦亭、萝蘑亭、落漠城。在今山西太谷县西北。《水经·洞过水注》: “ (涂) 水出阳邑东北大嵰山涂谷,西南径萝蘑亭南,与蒋谷水合。”《元和志》 卷13太谷县: “萝藦亭,俗名落漠城,在县西北十九里

  • 佑国军

    唐方镇名。文德元年(888)置,治所在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市)。天祐元年(904)徙治京兆府(今陕西西安市)。五代梁改名永平军。

  • 采石津

    亦名南州津。在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采石矶江口。《梁书·侯景传》: 太清二年 (548) 侯景反,“乃自采石济,马数百匹,兵千人,京师不之觉”。南宋绍兴三十一年 (1161),虞允文大败金主完颜亮军于此渡

  • 鼓鸣山

    即今福建长泰县东北鼓鸣山。《舆地纪胜》卷131漳州 《景物下》: 鼓鸣山,“ 《旧经》 云,每风雨晦冥,常闻鼓声,因名焉”。《方舆纪要》 卷99漳州府长泰县 “吴田山” 条下: “县北迤东四十里有鼓鸣

  • 武林

    ①在今江西余干县东北三十里武陵山。《史记·东越列传》: 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东越王余善发兵拒汉道,“入白沙、武林、梅岭…… (汉)楼船将军杨仆出武林”。即此。②今浙江杭州市的别称。初为山、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