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宾县
①隋开皇十八年 (598) 置,属钦州。治所在今广西灵山县西八十里旧州镇。大业初属宁越郡。唐属钦州,天宝元年 (742) 改名灵山县。
②唐武德二年 (619) 置,属临州 (后改为忠州)。治所在今四川丰都县东南七十里龙河镇。南宋属咸淳府。元复属忠州。明洪武初废入丰都县。
古县名。(1)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西旧州。属钦州。唐贞观十年(636年)改名灵山县。(2)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今重庆市丰都县东南龙河镇。属忠州。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废。
①隋开皇十八年 (598) 置,属钦州。治所在今广西灵山县西八十里旧州镇。大业初属宁越郡。唐属钦州,天宝元年 (742) 改名灵山县。
②唐武德二年 (619) 置,属临州 (后改为忠州)。治所在今四川丰都县东南七十里龙河镇。南宋属咸淳府。元复属忠州。明洪武初废入丰都县。
古县名。(1)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西旧州。属钦州。唐贞观十年(636年)改名灵山县。(2)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今重庆市丰都县东南龙河镇。属忠州。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废。
春秋宋地。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左传》: 昭公二十一年 (前521),“齐师、宋师败吴师于鸿口”。杜注: “梁国睢阳县东有鸿口亭。”春秋宋地。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前521年):“齐
亦称马面关。在今云南腾冲县东北隅与保山市间,高黎贡山山脊。明、清为腾越九隘之一。光绪《腾越厅志》卷2:“曰马回者,言其山险,马至此而回也。今马面关即马回之讹。”
在唐长安城怀远坊东南隅,今陕西西安市。宋敏求《长安志》卷10载:大云经寺“本名光明寺,隋开皇四年,文帝为沙门法经所立。时有延兴寺僧昙延,因隋文赐以蜡烛, 自然发焰,隋文奇之,将改所住寺为光明寺,昙延请
在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东十里。《方舆纪要》 卷122思南府沿河祐溪长官司: 鬼岩山在“司东十里。高百丈,延袤二十余里,为江东诸山之望”。
在今湖北潜江市南。《方舆纪要》卷77潜江县:里社堤“在县南。有里社穴,西南通江陵之漕河。宋乾道七年湖北漕臣李焘修潜江里社堤,是也”。
①即荥泽。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古荥镇北。《左传》: 宣公十二年 (前597),楚潘党逐晋魏锜,“及荧泽”。即此。②亦作荥泽。在今河南浚县西。《左传》: 闵公二年 (前660),狄人伐卫,“战于荧泽,卫师
即卤薄滩。在今陕西富平县东二十里,接蒲城县界。《清一统志·西安府一》: 卤薄滩 “一名东滩,亦曰明水滩。冬夏不竭,可以煮盐”。
澳门的别称。因其地有阿妈神庙,故称阿妈港或妈港。澳门的别称。因其地有阿妈神庙,故称阿妈港或妈港。外国称澳门为Macao,即由此而来。
在今山西榆次市东南。《水经·洞过水注》:“洞过泽南,涂水注之,水出阳邑东北大嵰山涂谷。”即此。
隋置,在胜州榆林郡城榆林县,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南岸十二连城乡古城。《元和志》卷4胜州榆林县: “隋榆林宫,在州城内,大业二年置,因榆林郡为名。其年,炀帝北巡,陈兵塞表,以威北狄,因幸此宫,突厥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