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山
在今广东南澳县南澳岛。《方舆纪要》 卷103潮州府饶平县: 南澳山在 “县西南二百里大海中,去福建元钟澳口约三十余里。形如笔架,周二百余里。内三澳,曰青、曰深、曰隆,即长沙海尾。延袤三百里,田地沃饶,几数千亩。洪武二十六年,居民为海倭侵扰,诏令内徙,遂墟其地。其山四面蔽风,大潭居中,可以藏舟。嘉靖初,倭泊于此互市,既而倭自福建之语屿移泊南澳,建屋而居,大为粤东患。其后海寇吴平、许朝光等亦窟穴于此。万历三年增设重兵屯据其地”。
即“南澳岛”。
在今广东南澳县南澳岛。《方舆纪要》 卷103潮州府饶平县: 南澳山在 “县西南二百里大海中,去福建元钟澳口约三十余里。形如笔架,周二百余里。内三澳,曰青、曰深、曰隆,即长沙海尾。延袤三百里,田地沃饶,几数千亩。洪武二十六年,居民为海倭侵扰,诏令内徙,遂墟其地。其山四面蔽风,大潭居中,可以藏舟。嘉靖初,倭泊于此互市,既而倭自福建之语屿移泊南澳,建屋而居,大为粤东患。其后海寇吴平、许朝光等亦窟穴于此。万历三年增设重兵屯据其地”。
即“南澳岛”。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锦屏县南欧阳。明洪武三年 (1370) 改为欧阳长官司。元置,治今贵州省黎平县新化东北。属思州宣抚司。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为欧阳长官司。
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西北五十里,太平湖北岸。《方舆纪要》 卷28太平县 “陵阳山” 条下:“稍东曰密崖山。冈峦连亘二十里,至此两崖对峙,下瞰深溪,径道险绝。一名密王关。”
①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二十五里盘山。清道光《蓟州志》卷2:“双峰在舞剑台北三里,两峰并峙丫角。一名玉峰,峰背有塘产玉石。”下有双峰寺,旧名重峦禅院,相传为唐贞观中尉迟敬德监造。②在今福建长汀县东南。《舆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荔浦县 (今广西荔浦县西)。辖境相当今广西蒙山、荔浦等县地。贞观十二年 (638) 废。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荔浦县(今广西荔浦县西荔水北)。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
北周大象元年 (579) 置,属石州。治所在定胡县 (今山西柳林县西北孟门镇)。辖境相当山西柳林县地。隋开皇初废。北周置,治定胡县(今山西柳林县西北孟门镇)。属石州。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柳林县一带,设有关
一作铁仞城。即石堡城。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南哈城东石城山。《新唐书·吐蕃传下》: 长庆二年 (822),刘元鼎赴吐蕃会盟途中,“过石堡城,崖壁峭竖,道回屈,虏曰铁刀城”。《唐会要》 及 《资治通鉴》 胡注
又作忽鲁哈卫。明永乐七年 (1409)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后改忽鲁爱卫。明永乐七年(1409年)置,治今黑龙江省依兰旧城。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牡丹江流域。属奴儿干都司。十三年改忽鲁
元至元十四年(1277)置,治所在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县)。辖境相当今上海市吴淞江以南地区。十五年(1278)改为松江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治华亭县(今上海松江区)。辖境相当今上海市吴淞江
1933年12月川陕革命根据地改赤南县置,治青鹤观 (今陕西镇巴县南青鹤观)。后迁盐场坝 (今镇巴县南盐场坝)。1935年3月废。旧县名。川陕革命根据地设。1934年初由赤南县改名。1935年红军北上
在今贵州遵义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70仁怀县: 舍月山 “山高耸。唐以此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