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陈馆
在今浙江宁海县西南六十余里。《资治通鉴》: 唐咸通元年 (860) 五月,“裘甫既失宁海,乃帅其徒屯南陈馆下”。即此。
在今浙江省宁海县西南。唐咸通元年(860年)裘甫起义军为王式所败,退守于此。
在今浙江宁海县西南六十余里。《资治通鉴》: 唐咸通元年 (860) 五月,“裘甫既失宁海,乃帅其徒屯南陈馆下”。即此。
在今浙江省宁海县西南。唐咸通元年(860年)裘甫起义军为王式所败,退守于此。
即今山东日照市西南傅河。 《清一统志·沂州府一》: 傅河 “源出县西北驼儿山。 亦曰寨河。又东南流为红河,又东南径县西五十里沈疃店为沈疃河,又东南十里为曲河,又东至县南
①古作太沵河。即今吉林西北部嫩江支流洮儿河。《新唐书·流鬼传》:“达末娄自言北扶余之裔,高丽灭其国,遣人度那河,因居之,或曰他漏河,东北流入黑水。”②一作难水。指今黑龙江省西部之嫩江及嫩江注入松花江后
亦名龙洞阁。今四川广元市北千佛崖处。《方舆胜览》卷66利州:龙门阁“在绵谷县一里。冯铃干田云:其他阁道虽险,然在山腰,亦微有径,可以增置阁道,独惟此阁石壁斗立,虚凿石窍而架木其上,比他处极险”。唐杜甫
亦称九层崖。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北碧滩北。明代为大藤峡瑶民义军的据点之一。《明史·广西土司传》:成化初,赵辅、韩雍等率兵镇压瑶民义军,“复督兵追蹑,铲山开路,直抵横石塘及九层楼等山”。
又名揭岭、揭阳岭。今广东揭东、揭西县北莲花山东支。裴渊 《广州记》 列为五岭之一。《方舆纪要》 卷103潮州府揭阳县: 揭阳山在 “县西北百五十里。形势岧峣,南北二支,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亦曰揭岭,
在今四川金堂县南十八里。《舆地纪胜》卷164怀安军: 鳖灵迹 “在金堂峡南岸,去军二十余里。石门有巨迹,长三四尺。旁刻 ‘鳖灵跡’ 三字”。《方舆纪要》 卷67金堂县: 金堂峡在 “县东二十里。两山拱
在今安徽颍上县东南颍河入淮之口,即古西正阳镇。《晋书· 姚泓载记》: 东晋末,刘裕伐姚泓,“泓将王荀生以漆丘降 (王) 镇恶,徐州刺史姚掌以项城降 (檀) 道济,王师遂入颍口”。即此。颍水入淮水之处。
又名丹徒岘、荆岘。在今江苏镇江市东五里。京口即以此山得名。南朝宋鲍照有 《从拜陵登京岘》 诗。《资治通鉴》: 唐建中四年 (783),“浙江东西节度使韩滉闭关梁,禁牛马出境,筑石头城,穿井近百所,缮馆
①唐咸亨三年(672)置,以处吐谷浑部落,属灵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宁夏同心县东北下马关镇北红城水古城。至德后陷于吐蕃。大中三年(849)收复,改置威州。②明永乐七年(1409)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在开原
元置,属八番顺元宣慰司。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九里。明洪武六年 (1373) 改置洪番长官司。元至元中置,治今贵州省惠水县西南。属八番顺元蛮夷官。明洪武六年(1373年)改洪番长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