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台湾

台湾

初指今台湾省台南市西安平镇一带。或称台员、大员,或称台湾。清俞正燮《癸已类稿》卷9《台湾府属渡口考》称,明万历年间,官府文告始正式采用台湾之名。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扩大至包括承天府治所即今台南市一带。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改郑氏东宁省为台湾府。更扩大为指今台湾全岛。


古地区名。明后期由“大员”改写成“台湾”,所指主要是今台湾省台南市安平镇一带。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含义扩大至包括承天府治,即今台南市一带。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设台湾府,辖境包括今台湾全岛及其周围岛屿。


猜你喜欢

  • 淡水线

    即台湾铁路淡水线。从台北至淡水。全长21.2公里。清光绪二十六年 (1900) 动工修建,次年通车。

  • 会昌县

    ①唐景云元年(710)改武隆县置,属幽州。治所即今河北永清县。天宝元年(742)改名永清县。②唐天宝三年(744)析新丰、万年二县置,属京兆府。治所即今陕西临潼县。因县境有会昌山得名。七年(748)改

  • 十堰店

    即今湖北十堰市。清属郧县。《清一统志·郧阳府》:神定河“源出(郧)县南六十里十堰店”。1967年置十堰办事处, 1970年改设十堰市。

  • 林城桥市

    即今浙江长兴县西南林城镇。清同治《长兴县志》 卷2引 《旧志》: “林城桥在县西南四十里。”

  • 吉利门

    古岛屿名。①即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以北爪哇海中之卡里摩爪哇群岛。《元史·外国列传·爪哇》:至元三十年(1293),“大军继进于吉利门”。明张燮《东西洋考》卷9“西洋针路”作吉里问大山。②即今新加坡海峡西

  • 铁山岛

    在今辽宁大连市旅顺口区西南,辽东半岛最南端。一名老铁山角。《明史·地理志》 金州卫:“西南有铁山岛。” 明 《辽东志》 卷1: 铁山在 “ (金州卫) 城西南 一百五十里”。

  • 竹核坝

    即今四川昭觉县东北竹核乡。民国常隆庆《雷马屏峨调查记》:竹核坝“宽约六里,长约十里,皆属稻田,海拔1900米,居民约千家”。“竹核”彝族意为有温泉之地方。在乡东南有竹核温泉。

  • 南通礁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位于皇路礁西南42海里,为一完整环礁。低潮时只有部分礁石出水,环礁成节不连续,故中国渔民向称丹积或丹节。1935年公布名称为路易萨礁。1947年改名南通礁。

  • 句澨

    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左传》:文公十六年(前611 ),楚伐庸“自庐以往廪同食,次于句澨”。即此。春秋楚地。在今湖北省丹江口市西北。《左传》文公十六年(前611年):楚人伐庸,“次于句澨,使庐戢棃侵

  • 武垣县

    ①秦置,属巨鹿郡。治所在今河北肃宁县东南十六里垣城南村。西汉属涿郡。东汉属河间国。三国魏移治东垣城 (今河间市南二十五里)。北魏为河间郡治。隋开皇三年 (583) 移治瀛州城 (今河间市),属瀛州。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