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哈密王墓

哈密王墓

俗称回王坟。在今新疆哈密市西郊回城沙枣井。哈密王室对哈密地区的统治约当明末清初时期,历经十代,共二百三十二年。现存陵墓三座,最大的一座为7世纪哈密王伯锡尔墓,建于1838—1845年。陵墓四角为瓷砖镶砌的圆柱,环拥中部拱顶。陵内除伯锡尔外,还有其子八世哈密王乌拉米丁·木合买提等人。伯锡尔墓左侧,为九世哈密王沙漠胡索特和末代哈密王乃扎尔宫墓葬。陵内均维吾尔式穹窿形拱拜,外覆汉式木构亭阁,体现了汉式建筑风格的影响。


俗称回王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西郊回城沙枣井。哈密王室明末清初统治哈密地区,经10代、232年。现存陵墓三座,最大一座为七世哈密王伯锡尔(1832—1861年在位)陵。始建于1838年,历时七年竣工。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通高达15.56米。陵墓四角为瓷砖镶砌的圆柱,环拥中部拱顶。绿色琉璃砖、白地蓝花瓷砖、白地绿花瓷砖包覆,拱顶内彩绘装饰,富丽堂皇。陵内除伯锡尔外,还有王妃满如里,其子八世哈密王乌拉米丁·木合买提并其他家庭成员,共40人。伯锡尔墓左侧,顺列九世哈密王沙漠胡索特、末代哈密王乃扎尔宫墓葬。内均维吾尔式穹隆形拱拜,外覆汉式木构亭阁,体现出汉式建筑艺术的影响。伯锡尔墓对面,为一规模宏大的清真寺。建于17世纪初,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大寺天棚由108根雕花木柱承重,四壁饰花卉图案及阿拉伯文《古兰经》。是哈密地区最大的礼拜寺。

哈密王墓


猜你喜欢

  • 天生墩

    在今新疆哈密市东南二百八十里。清道光《新疆识略》卷3哈密:天生墩腰台“七十里至苦水台”。清末废。

  • 罟里村市

    即古里村镇。在今江苏常熟市东古里镇。

  • 百重山

    一作北重山,又名百里山。在今河南南召县东南。唐杜佑《通典·州郡典》 向城县:“北重山在县北,即是三鸦之第一。”

  • 南坡

    在今湖北黄州市东南。北宋 《苏轼集》:“古氏南坡,修竹数千竿,盛夏不见日,蝉鸣鸟呼,有山谷气象。” 南宋陆游 《入蜀记》: “坡西竹林,古氏故物,号南坡。”(1)集镇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西南部。

  • 白石湖

    ①在今浙江乐清市西白石镇北。《方舆纪要》卷94乐清县:白石湖“在县西白石山下,汇诸山溪之水,广三十余丈,长五六里,亦名合湖,引流而东,合于运河”。②在今湖南岳阳市北。《方舆纪要》卷77岳州府巴陵县:“

  • 契苾部

    隋、唐铁勒十五部之一。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南中戈壁省一带。《新唐书· 回鹘传·契苾》:“契苾亦曰契苾羽,在焉耆西北鹰娑川,多览葛之南。” 唐永徽四年 (653) 以其部为贺兰都督府。大和中,其种帐附于振

  • 艾县

    春秋吴艾邑。西汉置县,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修水县西司前乡龙岗坪。南朝陈属豫宁郡,隋省入建昌县。古县名。本春秋艾邑,西汉置县。治今江西省修水县西龙岗坪。属豫章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入建昌县。

  • 甲子门水

    即今广东陆丰县东南鳌江、流江。《方舆纪要》卷103海丰县:甲子门水在“县东二百十里。《志》云:县有大陂、龙溪诸水,俱由此入海。海上有大石壁立,上下各有六十甲子字,故名。……明嘉靖中,倭寇广州,败还甲子

  • 宁定州

    唐宝应元年(762)置,为党项部落州,属秦州都督府。在今甘肃泾川及陕西陇县一带。唐末废。

  • 单马锡

    梵语意为狮城。即今新加坡。元汪大渊《岛夷志略》 “龙牙门” 条: “门以单马锡番两山,相交若龙牙状,中有水道以间之。” 《郑和航海图》 作淡马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