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村
在今山东章丘市北绣惠镇北之女郎山北。即汉之阳丘城。
在今山东章丘市北绣惠镇北之女郎山北。即汉之阳丘城。
五代南汉置,属常乐州。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南。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入石康县。古县名。五代南汉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东南咸田处。属常乐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入石康县。
在今陕西平利县西南四十里。《寰宇记》 卷141引 《周地图记》 云:“有夫妇携子入山猎,其父落崖,妻子将药救之,并变为三石人,名以此得。今岭上有臼。父老云,古仙学道于此,而药臼尚存。”
北宋大中祥符六年 (1013) 置,属淯井监。在今四川长宁县东南相岭乡一带。《宋史·蛮夷传》: 大中祥符间讨晏州多刚县斗望,“两路兵会于泾滩置砦,遣康训部壕砦卒修泾滩路,以渡大军”。
蒙古改南甸路置,元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云南梁河县东北囊宋。辖境相当今云南梁河县地。明初为南甸宣抚司。蒙古置南甸路,后改为南甸军民府。属云南行省。治今云南省梁河县东北曩宋。辖境在今云南省梁河县一带。明初
在今海南省儋州市西北中和镇 (旧儋州城)南。《舆地纪胜》 卷125昌化军: 乳泉 “东坡居儋耳城南天庆观,得泉甚甘。作 《乳泉赋》”。
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北二十五里大盂镇。《方舆纪要》卷40太原府阳曲县:“大盂城,府东北八十里。”春秋晋盂县治此。见“大祁城”。
即沈黎郡。治所在筰都县(今四川汉源县东北)。《史记·西南夷列传》:元鼎六年(前111)南越破,杀筰侯,以“筰都为沈犁郡”。
在今江苏镇江市南三里运河上。《舆地纪要》卷7镇江府:丁卯港,“《京口志》:在城南三里,即晋所立丁卯埭。《舆地志》:晋元帝子裒镇广陵,运粮出京口,为水涸,奏请立埭丁卯。制可。因以为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
①北宋置,属平泉县。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南四十里。②北宋熙宁五年 (1072) 废贵平县置,属广都县。在今四川仁寿县东北六十里贵坪。南宋乾道六年(1170) 复升贵平县。
1933年由思明县城区析置,属福建省。治所即今福建厦门市城区。1934年裁撤,并入思明县。1935年思明县撤销,城区及鼓浪屿区复置厦门市,仍属福建省。在福建省东南部沿海、金门岛西北侧。面积1637平方